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锦州建成国家级粮食通道

2008/4/8 13:42:28 来源:网友

     锦州市凭借公铁交通网跨接朝阳、阜新、葫芦岛、铁岭、蒙东、吉林、黑龙江等七个国家重点产粮区,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合理构建南北通道,发展粮食物流业,粮食经济规模迅速壮大,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现已成为全国六大粮食通道之一。

  粮食物流载体瘦身进化。2001年,我市采取统一推进办法,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安置下岗分流职工1.4万人。2003年,采取竞价拍卖和各种促销活动,在全省率先完成74万吨老库存消化任务。从2004年起,安排了第三次粮食财务挂账清理工作,共清理挂账总额13.5亿元。近两年,我市采取资产经营公司管理模式和资产整合办法,改革国有粮企产权制度,理顺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批新粮企脱颖而出。到2007年,全市已有57户企业基本完成改制目标,占粮食企业总数的80.3%。

  面向市场完善三个体系,粮食工作惠农利民。锦州市全面加强粮食供应、粮食市场监管和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新的粮食服务机制。目前,全市已建成粮食专业批发市场3个,粮食供应企业和涉粮供应网点发展到600多户,初步构建了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粮食市场、粮食供应企业和粮食供应网点配套衔接的供应体系。全市粮食行业每年供应粮食52万吨,保障了军需民用、大专院校各群体的消费需求。规范市场监管,形成了粮食质量跟踪调查、品质测报和质量监测多功能工作网络。建立为农、惠农、利农服务机制,2007年,我市全面启动粮食质量监测、放心粮油产品、科技储粮和粮食订单“四进户”工程,先后对辖区158个乡(镇)、790个自然村、4000个农户和182个粮食质量跟控点进行当年粮食质量和品质测报,为各级政府粮食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开始实施“放心粮油产品”下乡工程,制定了“一村一店、一店一品”计划。

  工业兴粮,打造粮食加工产业带。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达到17户,已有11户涉粮企业被省、市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加工总能力达到98万吨,形成了多元体制并存和互补发展,订单、加工和仓储一体化的粮食加工产业格局。科管兴粮,打造环港口仓储带,目前,全市千吨级以上规模粮食仓储企业增至77户,仓储总能力达到134万吨,提供就业岗位2820个。历经布局调整,已经形成了辐射全区、仓容能力达到60万吨的环锦州港粮食仓储带,为锦州湾开发和做大粮食物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港兴粮,打造粮食物流产业带。近三年,锦州把粮食工作整体融入锦州湾开发战略,采取粮源、运能和港口吞吐能力分进合击的扩能战术,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业,打造粮食生产加储运和配送各节点布局合理、产销衔接的物流产业带。目前,全市粮食仓储业铁路专用线达到1.2万米,散粮接收能力7260吨/小时,粮食发放能力7430吨/小时。到2007年末,全市粮食物流总量达1600余万吨,实现总值240亿元,给锦州港及运输、仓储和餐饮等行业带来经济效益8亿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