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薯类营养每周得补5次

2008/4/10 10:14:33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

    卫生部今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增加薯类摄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8年定为"马铃薯年"。上周,以"解读新指南倡导新营养"为主题的马铃薯营养研讨会举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赵法教授提出,目前,粮谷类食物的需求在人们日常膳食中已基本满足,但薯类却往往被遗忘。

    专家解读

    薯类营养摄入不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吃300-500克蔬菜,200-400克水果,250-400克粮谷及薯类食物的摄入量,以满足平衡膳食的需要。

    赵法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改善,但膳食结构仍不尽合理,碳水化合物摄入下降、超重和肥胖患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新膳食指南中强调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以满足合理膳食结构需要。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居民薯类的摄入量明显下降,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天薯类摄入量1982年为179.9克,2002年下降到49.1克,这一现象引起众多营养学家的担忧。

    营养调整

    日常饮食必吃薯类

    赵教授说:《指南》建议增加薯类摄入,每周吃5次左右,每次摄入50-100克。无独有偶,美国膳食指南也推荐人们每天吃2-4份马铃薯。

    赵教授强调:"很多人一直误认为薯类淀粉含量过高,是容易导致发胖的食品,其实不然。

    以最常见的马铃薯为例,一个中等大小的带皮马铃薯(148克)含有2克膳食纤维,约占人体每日所需膳食纤维的8%,有助于控制体重;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成人钾摄入量为每天2000毫克,马铃薯的钾含量很高,一个中等大小的带皮马铃薯(148克)含有620毫克的钾,相当于人体每日建议摄取量的18%。

    食用方法

    蒸煮方法代替油炸

    在我国,马铃薯、红薯、山药等都以鲜食为主,而西方的马铃薯在市场上往往是冷冻的形式,通常以半成品形式亮相。赵教授提出,无论哪类食品,营养差别不大。而在营养摄取和保留方面,烹调方法很重要,最好采用蒸、煮、烤等方式,减少油炸,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马铃薯的营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