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沛县肉鸭拉出50亿元产业链

2008/4/16 13:28:34 来源:北京现代农业信息网

    去冬今春的禽流感威胁,曾让不少人担心肉鸭养殖大县江苏沛县会受到严重影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该县肉鸭产业不仅照样蓬勃兴旺,而且价格还一度创出历史最高。今年l月至8月份,全县肉鸭饲养量更是达到6000万羽,3万养鸭农民人均增收近4000元。

    谈起沛县的肉鸭产业,县长孟铁林说:“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我们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把生态肉鸭作为全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来培育,走出了一条特色养殖的发展路子,肉鸭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沛县邻近微山湖,农民有养鸭的传统。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生态肉鸭产业,专门成立了肉鸭产业办公室,在产前、产中、产后做好防疫、种苗、饲料、养殖技术、销售等环节的服务,使肉鸭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他们在大力推广英国瘦肉型樱桃谷鸭、法国番鸭等优良品种的同时,还适时普及了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广应用了林鸭生态复合经营、无公害养殖、程序免疫等新技术、新成果,并在江苏省率先通过了肉鸭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论证,使养鸭生产水平、肉鸭品质明显提高。自去年起,县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发展生态肉鸭优势农产品产业的贷款贴息,并鼓励土地合理流转,促使养殖土地、水面向小区和大户集中。为强化农户与企业的对接,县里积极推广路、水、电、鸭舍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养殖小区模式,全县已建成年饲养量50万羽以上的小区39个,未来两年内还将再建50个,使小区养殖规模达到3000万羽。

    大屯镇祝坡村张宏伟是沛县养鸭较早的农民,也是该县有名的鸭业经纪人。他以祝坡养殖小区为核心,带动200户农民养鸭,每年牵头卖往南京市场的肉鸭有300多万只。全县像张宏伟一样的经纪人有1000多人,经济合作组织200多个,依靠他们外销肉鸭4000多万只,仅在南京市场沛县的肉鸭就占二分之一。强大的农村经纪人队伍与迅速崛起的肉鸭加工企业集群,在带动农民扩大养殖规模、抵御市场风险、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县在招商引资中特别注重引进、培育加工型龙头企业,以拉长、做粗产业链的方式带动农民,用产业化促进鸭业经济的繁荣,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由“华英”、“雨润”、“海阔”、“森磊”、“远景羽绒”等20多家龙头企业组成的企业集群带动下,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为主的沛县,已建成沿龙河路林鸭复合养殖、沿沛龙路规模小区养殖、沿微山湖大沙河水面养殖等3条养殖带,初步形成了集种鸭养殖,苗鸭孵化,商品肉鸭规模养殖、宰杀分割、冷藏运输,以及饲料加工,羽绒加工于一体的肉鸭生产体系。徐州远景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投巨资在沛县建成了羽绒加工企业,年加工鸭绒1000万吨,生产寝具100万套。全县有200多户贫困户靠养鸭实现了脱贫致富。同时,肉鸭深加工企业也从加工增值这个环节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据测算,一只肉鸭经加工出售后,可增值约10元。随着龙头企业加工能力越来越强、生产规模越扩越大,沛县鸭产品也越来越多,除白条鸭、鸭腿、翅、脯、肫、舌、脖、头、爪等二三十种初加工产品外,酱鸭、爆烤鸭、油烫鸭、微波肉鸭等系列风味食品近年纷纷出现在大中城市的超市货架上。“华英”生产的鸭产品还突破了绿色壁垒的封锁,进入欧盟市场,年创汇300多万美元。

    肉鸭产业的迅猛发展,使沛县坚定了打造“肉鸭之乡”的决心和信心。孟铁林高兴地说:“从1月至8月份的良好发展态势看,沛县今年全县肉鸭饲养量可突破8000万羽、拉出50亿元产业链。到2010年,我们将冲刺更高的目标:饲养量1.5亿羽以上,年产值100亿元,效益20亿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