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全球粮荒为何我们“心中不慌”?

2008/4/17 13:28:24 来源:赣州晚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4日表示,为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粮食危机,国际社会要采取“紧急和一致的行动”,不仅要采取短期应对措施,并且需要制定提高粮食生产力的长期策略,以防止不断加深的粮食危机给政治和安全领域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4月15日新华网)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粮食价格仿佛坐上了火箭扶摇直上。世界银行本月9日发表报告说,截至今年2月底,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粮农组织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粮食状况报告中说,一些非洲国家和印尼、菲律宾、海地等国家由于粮价飞涨和粮食供应短缺而爆发骚乱,共有37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

    面对国际上爆发的一系列粮食危机事件,中国政府却镇定自若、成竹在胸。粮食部门官员表示,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国内粮食市场供求总体平衡。即便粮食年缺口高达2400万吨的广东省,也是储备充足,可以保障供应;4月5日至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也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心中不慌”缘于“手中有粮”,首先归功于中国政府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高瞻远瞩。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粮食安全当作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将之视作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政府进一步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其次,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锁定“三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又采取了10项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在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达到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农业投入252.5亿元,直接补贴给农民,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措施,看得见摸得着,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深谋远虑。

    第三,得益于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供应。据报道,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作用下,我国连续4年粮食丰收,去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今年无论从播种面积还是从苗情看,只要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均能保持粮食生产的基本稳定;此外,国家现有1.5亿吨到2亿吨的储备粮,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

    全球频频爆发的粮食危机事件警示我们,尽管我们现在还“心中不慌”,但也要居安思危,切不可掉以轻心。当务之急,既要纵观国内,也要放眼世界,不仅要看今年,还要看长期,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重提“以粮为纲”的口号,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让农民愿意种粮,放心种粮,种好粮,卖好价钱。这样对国家有好处,对农民也有好处。如此,我们才会真正远离粮荒,永远“心中不慌”。(高福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