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新沂:农户养鸭进了“车间”

2008/4/18 13:38:36 来源:新华日报

    “龙头企业加农户”的订单农业,是农业产业化最常见的模式,但在操作中,常出现市场好时农户跑掉,市场不好时企业违约的现象。如何破解眼下“订单农业”这一最头痛的难题呢?新沂的做法是:让养殖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使农户饲养过程变为企业的一道“生产工序”,农民面对企业,企业面对市场。

    4月13日,港头镇半城村农民卢成出售了养殖的2500只肉鸭,赚回了5000元。卢成说:“我这鸭子是卖给大唐食品有限公司的,不管行情怎样,每只鸭子赚两元,这是雷打不动的!”

    卢成所说的大唐食品有限公司,现有3条肉鸭加工、分割生产线,日加工量3万只,按一年320个有效工作日计算,可加工肉鸭1920万只。公司要生产稳定,上游必须要有1500多养殖户,而且每户每批养殖2000多只鸭子。

    以前,“大唐”也是通过与农户签订单的形式发展养鸭基地,但遇到不少困难。订单是提前一段时间确定以后的收购价,当市场价高时,农户把鸭子拿到市场上卖了,推说鸭子死了;市场价低时,农户就到市场买鸭子来履约;企业没办法,只有解除订单了事。“大唐”经理奚辉说:“让农户和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其实很难,因为鸭苗、成鸭、饲料的价格不断波动,农民没有承担风险的实力,只有把农户饲养过程由市场行为转变为企业的一道‘生产工序’,农户面对企业,企业面对市场,养鸭规模才能稳定下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唐”的做法是,把农户纳入到企业生产的一环,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把鸭苗、饲料、药品按照市场价格卖给农户,掌握养鸭的成本投入;农民把鸭子养大后,按照“成本再加2元钱”卖给企业。

    这样,价格不再由合同确定具体数额,而是按照“成本加2元”来动态计算,每只鸭子从农户的“车间”过一趟,农户投工投劳,收取加工费2元。奚辉经理说,这就相当于企业的部门内部结算。

    让养殖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成为一道“生产工序”,这农民很满意。半城村党支部书记陈云龙说:“农民成了企业不入册的计件制工人,这样,农户就没有损失了。”村民卢成说,我们农户像“大唐”工人一样,也要承担一点责任;工人要承担操作失误产生废品的损失,农户也要承担管理不善而死鸭子的成本损失。

    去年下半年,玉米等主要鸭饲料的价格猛涨,导致养鸭成本急剧提高,而鸭子加工市场行情却不景气,企业每加工一只鸭子就得损失1元左右,但仍然按照合同收购。这样,企业虽然亏损点,但稳住了养殖基地的规模。

    现在,半城村成了大唐食品有限公司的“第一车间”,公司派技术员到村里,给每个农户传授养鸭技术,并帮助村民建起了30多个鸭棚;“大唐”今年还将建设年产30万吨大型饲料加工厂一座,一个300万只现代化孵化场也在筹建之中。

    目前,新沂已有900多个养鸭大棚,半城、纪滩、新庄、王圩等7个村建成了肉鸭养殖小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