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德媒分析:全球粮食危机中国粮价不涨 四大原因

2008/5/4 10:33:22 来源:商务部

  《德国之声》经济纵横栏目4月30日发表文章《世界粮荒恰恰凸现中国“大跃进”五十年来的变化》。就粮食而言,今天的中国与50年前有什么不同呢?现将记者的分析摘要如下。

  文章指出,世界粮食危机已是定论。联合国粮农组织说,至今已有37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粮食价格暴涨,许多国家释放储备粮以取利,导致世界粮食储备降到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3天,远低于去年初169天的水平。这次世界粮荒对中国却没有明显的影响。不仅中国的媒体这样说,国际上也是同样的看法。比如,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未来世行副行长林毅夫说:“目前来讲,我们中国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德国一些报纸也有类似说法。原因之一:中国连续4年农业丰收;原因之二,中国的粮食储备占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已超过了35%,大大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17-18%的粮食安全线,中国现在拥有1.5亿至2亿吨的储备粮,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原因之三,中国从2000年以来的8年里,除2004年外,已实际成为谷物净出口国,虽然中国还是“农产品进口国”。

  文章认为,这几年来,只要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涨价,中国以外、尤其是西方的媒体就会联系到中国,无论是牛奶、钢材还是能源。但是,这次却不是中国在那里说,而是世界上较普遍地表示,中国对这次世界粮食危机不仅没有造成多大影响,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没有成为世界粮荒和粮价上涨的促进者,它反而起到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1958年大跃进之后,中国进入了自然灾害,持续三年之久。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自然问题":中国人口那么多,如果一旦国内粮食、食品一下子供应塌陷,恐怕集世界的力量也救不了。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从中国历史上可以看到,自然灾害和粮食的严重短缺经常成为改朝换代的起因。现在中国的人口比当时的“六万万五千万”正好多了一倍,那么为什么现在世界出现粮食危机,中国却不受什么影响,甚至对全世界能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呢?文章提出了大不相同的四大原因。

  原因之一自然是:中国经济大发展了。所谓水涨船高。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中国发展很快,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众所周知的还有:中国农业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工业和服务业等方面的发展。现象:农民不爱种地了;农民到城里去打工去了;农村土地大量地被征收,变成城市,或者变成工厂了。可是,尽管如此,中国的农业还是发展着的,由于跟农业配套的许多行业的发展(比如食品工业、运输业、化工业)更快,农业的发展不再像几百年前或者五十年前那样完全由老天爷来决定命运了。于是,农业的发展虽然速度远不如工业,但也能保持相当不错的发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