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雀巢:粮食涨价 与我无关

2008/5/8 9:17:24 来源:第一财经网

    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刚遏制住大米投机热引发的狂躁,泰国政府又于4月末吵嚷着要牵头成立湄公河大米输出国组织,以对抗石油欧佩克。

    这轮最后体现到大米价格的全球范围内食品价格上涨,使得下游企业人心惶惶。

    来自瑞士的雀巢公司却是为数不多的镇定者之一,它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作为一家下游生产商,它成功地克服了由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压力,其第一财季销售额为257亿瑞士法郎,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并于4月21日宣布调高了销售额预期。

    它的秘诀是,先人一步地预见了全球范围内对健康和营养产品的需求将会激增。于是在5年前,就开始从一家婴儿即食食品、奶粉和速溶咖啡公司转型为一家营养公司。

    转型为一个营养品公司的好处多多,其中一个便是更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更高的产品附加值,直接后果是,能够顺利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雀巢的批发价上涨了5.3%。

    雀巢投入重金调整了许多产品的配方,因为它认为消费者愿意为那些能帮助他们减肥、抗衰老或者抵抗疾病的食品花更多的钱。比如,雀巢向其儿童牛奶产品中加入了维他命。

    2007年2月开始,雀巢亚太区逐渐淡出液体乳市场,而加强乳粉营养品市场。2007年7月,雀巢宣布以25亿欧元收购诺华公司营养部门,全盘接受了诺华营养部门的研发员工。2007年雀巢从诺华以55亿美元收购了全球婴儿营养食品制造商嘉宝公司。

    为了贴近其核心战略??做健康生意,雀巢甚至在2007年放弃了和百事合并的机会。《亚洲华尔街日报》称,2007年百事曾有意和雀巢合并,但由于雀巢公司担心百事对薯片和软饮料的依赖可能会损害雀巢核心战略。

    雀巢已经从这个战略中获益良多。雀巢2007年利润增加了16%,从97亿瑞士法郎上升到107亿瑞士法郎。

    2008年4月7日,雀巢和诺华达成的一笔新交易证明,雀巢正加速其转型,并有可能将步子迈得更快。雀巢以110亿美元出售爱尔康公司25%股权,并拥有在2010年到2011年间将剩下的52%股权出售的权利。如果交易达成,雀巢将获得390亿美元收益。

    分析师认为,大笔现金有可能完成雀巢已经着手但尚未完成的一个更彻底地转型??收购世界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变成一家同时销售“感觉美好”和“看起来美好”公司。

    已经握有欧莱雅29%股权的雀巢公司认为,寻找美和保持美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需求。雀巢CEO包必达于2007年12月曾表示,欧莱雅适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出售爱尔康并非为了一项战略收购,但是假如收购欧莱雅,则是战略之举。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