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抗震救灾,伊利“应急机制”见奇效

2008/5/16 14:15:42 来源:网友

    面对突发的灾害,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主体的企业应该如何承担社会义务呢?这个问题在今年初的雨雪灾害和日前的汶川地震灾害的赈灾抢救工作中显得尤为突出。突发的严重灾害,早一分救援,就能够多救一个生命,减少一分损失。虽然政府有着危机处理的机制和手段,但社会、民众的力量可以有效补充和帮助政府开展救灾、自救等工作。规模较大、组织明确的企业单位同样可以有效的承担救灾工作。乳业领军企业伊利集团在汶川地震灾情中第一个启动了企业社会责任应急机制,并首家成立救援抢险专队、将救灾物资送至灾区。伊利集团的高效反应和积极参与,不但彰显了伊利一贯遵循的“企业公民”的理念,也为其它企业建立类似的应急机制提供了范例和启示。

    基于“企业公民”的理念,伊利集团在2007年初就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应急机制,指导伊利集团在社会发生重大灾难时,保持迅速且畅通的沟通,并能于第一时间在企业内部、外部形成合力对赈灾有所作为。该机制经历年初的冰雪灾害的考验,完成了伊利既定的迅速反应的目标并进一步得到完善。据介绍,伊利社会责任应急机制是伊利集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本着扁平化的原则逐渐完善起来的一套应急体系。主要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系统,由应急沟通反应预案、赈灾物资调配预案、抢险救援队人员配给预案和媒体联动机制、集团内部动员机制5部分组成。该机制在必要时可完成从企业外部的救援机构、媒体、一线销售渠道和经销商,到企业自身的四方联动。

    四川汶川县地震发生后,该机制再次在第一时间启动。四川伊利公司负责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灾情信息反馈至伊利总部。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当即向全体员工发布“抗震救灾动员令”,要求不惜代价将伊利牛奶送至灾区。“早送一包牛奶 就多添一分希望。”成为伊利抗灾的最大目标。到目前为止,伊利集团已经连续向灾区送达三批救灾食品、物资,并和灾区的红十字会合作向灾民分发物资。除此之外,伊利还发挥自身的渠道优质、合作优势,有针对性的提供灾区所急需的物品:当得知不仅灾区需要水、食品、牛奶这些方面的东西,现在最急需的就是抢险救灾人员的手套之后,伊利的救灾人员和当地的工厂、经销商合作筹集手套,争取在第一时间送往灾区,以解燃眉之急。

    据悉,伊利集团在此次地震救灾中捐赠物资及款项1200万元。
在此次汶川地震救灾中伊利集团能够高效、系统、全面的开展赈灾活动,不单是“公民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升入员工内心的结果,也是科学、完善的应急机制发挥奇效的结果。相信,随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不断提升,更多的企业会像伊利一样建立类似的反应机制,更快捷、有效的承担赈灾、救济的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