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湖北荆门一季度渔业生产存在“三喜三忧”

2008/5/16 14:59:16 来源:湖北荆门市水产局

  今年一季度,湖北省荆门市实现水产养殖面积119万亩,投放鱼种6万吨,完成水产品产量12万吨,从一季度渔业生产运行情况看,存在着“三喜三忧”局面。

  一、抗灾重建形势喜,落实效果令人忧。今年2月的冰雪天气使该市养殖水面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088亿元,灾情发生后全社会迅速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一是重视程度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报纸、电台进行了跟踪报道,市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抗灾自救专题会议,制定抗灾自救措施,开展渔业抗灾自救。二是投入资金多。目前该市投入抗灾资金1502万元,加快了渔业恢复生产步伐。三是自救热情高。雪灾给渔民造成了严重损失,但没有降低渔民抗灾自救热情,该市出动劳力2万多人次,修复损毁设施210多处,起捕成鱼2万多吨,补充亲本13000余公斤,调剂鱼苗17亿尾。为渔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灾情也暴露出该市渔业抗风险能力脆弱,抗灾自救落实效果也令人担忧。一是设施修复标准不高。全市有30%的损毁设施没有修复,已修复的设施中有

  80%是为赶上春投而急于求成,标准不高,缺乏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抗灾自救的资金不够,根据抗灾自救规划方案,仍需救灾资金1.896亿元,资金缺口将影响后期的渔业生产。

  二、名特优发展形势喜,苗种供应令人忧。从一季度渔业生产形势看,该市名特水产品发展速度快,养殖面积达98万亩,占总面积的82%,比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62万亩,呈现出二大亮点。一是小龙虾发展的速度快。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已达30万亩,比去年全年增18.5万亩,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二是罗非鱼经营模式新,湖北楚玉食品有限公司实行“公司+渔户”模式,让企业统一购苗种提供给养殖户,根据养殖情况提供一定数量的周转资金或饲料,成鱼上市后按市场价(有市场最低保护价格)收回加工,能实现企业与养殖户共赢,目前加工企业与全市400多户养殖户签订了合同,订单养殖面积过万亩。

  虽然名特水产品养殖发展形势喜人,但名特水产品苗种供应问题却令人担忧,冰雪冻伤亲本近万组,全市

  21家苗种繁育企业繁育名特鱼苗10亿尾,而全市需求量达20亿尾,通过自繁自育和外地调剂后尚有5亿尾缺口,其中黄鳝苗种缺口较大,建设有规模、高产量的名特苗种繁育基地已成当务之急。

  三、价格运行形势喜,市场供应令人忧。今年一季度,该市水产品价格运行基本稳定,供求平衡,在跟踪监测的

  22个品种中有3个品种价格下跌,占监测品种数量的13.6%,黄鳝和大口鲶跌幅达20%,龙虾、乌龟与去年基本持平,大多品种都有不同程度上升,花鲢和草鱼分别上升了9.7%的16.9%。

  虽然鱼价行情好,鱼市供应却不乐观,从一季度水产品流向看,全市完成水产品产量12万吨,其中外销达8万吨,加工企业转化0.5万吨,其余3.5万吨为本地消费,人均消费量为11.6公斤,比去年14.6公斤低3公斤,畅通的销售渠道和鱼市价格造成水产品大量外销,本地供应不足。二是存塘少,产品供应出现断档。雪灾过后,养殖户为安排今年生产,大部分商品鱼起捕上市,造成部分品种断档缺货,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草鱼、花链等商品鱼明显小于往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