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全国水产专家为北部湾地区发展对虾养殖开猛药

2008/5/24 12:07:48 来源:人民网

  我国水产专家近日云集广东省湛江市,对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交流,并就北部湾地区在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推动北部湾地区尤其是“两广”和海南三省区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海南大学、湛江海洋高新科技园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的有关水产专家教授等先后作了发言。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会长、湛江国联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忠说,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自2003年起已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对虾出口贸易自2000起一直排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第1位。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已成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和泛珠三角地区尤其是湛江市农业经济和外贸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沿海地区农渔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渔民转产转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南美白对虾于1988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次从南美引进试验推广养殖。它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饲料蛋白需求量低和易于集约化养殖等特点。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在我国尤其是沿海一带得到了普及,2006年产量为51.2万吨,比2004年增长51.2%。全国对虾育苗场发展迅猛,星罗棋布,仅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就有南美白对虾育苗场1000多家。去年,全国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及产量均占对虾养殖总面积和总产量的70%左右。由于大面积的养殖,造成了大量的有机污染;同时,因缺乏种质病毒检疫和受不良水质的影响,造成病害的交叉感染;养殖过程中的人工海盐、卤水的大量使用,造成大面积尤其是高产区如珠三角土地盐碱化日益突出,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生长速度缓慢、病害较多、养殖周期偏长、饵料系数偏高、规格偏小等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养虾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上述不良情况,专家们提出了南美白对虾的发展对策:一是规范虾苗市场,培育SPF虾苗;二是建立对虾重要病原检测体系和病害防治网络;三是建立SPF对虾养殖体系;四是努力提高对虾产品质量;五是提高养殖科技含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此外,禁用抗生素生产虾苗,禁止采用高温(超过32℃)培育虾苗。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