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蒙牛不涨价 意在扩大市场份额

2008/6/2 13:30:57 来源:金融界

    “从企业的发展看,2008年是中国乳业一线品牌企业的扩张年,是区域性乳品企业的守退年。”专业乳品分析公司铭观咨询认为,2007年迫于成本压力,国内乳制品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价格上涨。在此背景下,涨价成为一线企业的策略性手段。看似简单的涨价,背后另有玄机,目的是趁机占据市场份额。

  蒙牛未提涨价申请

  涨价已经成为2007年乳品行业的普遍现象。铭观咨询的统计显示,全国区域性乳企几乎全线涨价,平均涨幅在16%左右,国内的一线品牌平均涨幅在9%左右。但蒙牛的涨价欲望似乎并不强烈。

  光明乳业(600597.SH)、三鹿集团于今年3月份申请涨价获得发改委批准,但蒙牛乳业(02319.HK)却一直未提出加价申请,此举令一些中小乳品企业即使面对成本压力也不敢贸然申请加价。

  申银万国食品行业分析师赵金厚认为,蒙牛没有提出涨价申请是比较“聪明”的做法,在目前CPI高企背景下,提价无疑是敏感的,或许蒙牛在等待其它企业的申请结果。但他认为,不提价只是暂时的。

  意在扩大市场份额

  资料显示,去年中国乳品行业的中小企业迅速由1600家增加到2000家。行业产能也过剩,行业产量大概3000多万吨,但产能却达到5000万吨左右,部分省份产能过剩程度甚至达到40%至50%。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提涨价申请或许是蒙牛的策略,在迫使更多中小乳品企业结业后,令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最后才会申请加价。从蒙牛的行业地位看,的确有这种能力。

  “通过目前的利润承受成本的上涨,可以先自己消化一段时间。” 赵金厚表示。

  蒙牛的底气来自其凸显的行业地位。4月8日,蒙牛发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蒙牛成为中国首个年度营收超过200亿的乳业企业。

  在政府层面,也明确鼓励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等方式合理扩大生产规模。投资银行高盛发表研究报告称,发改委早前就乳制品加工企业颁布新的规定,提高了该行业的准入门槛,将对大型乳制品生产商如蒙牛乳业及伊利股份有利,这些生产商将可从小型同业上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