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粽子独撑场面商场“失语”端午经济仍需挖掘传统内涵

2008/6/9 10:43:41 来源:劳动报

   今年端午节,首次有了3天小长假。可记者昨天走访市场却发现,除了各式各样的粽子独撑场面外,几大商业街上以端午为主题的营销却几乎没有。对此,商业专家认为,商家需要从特定节日的传统内涵出发,端午经济才不会冷热不均、淡而无味。

    围着粽子“做文章”

    首个端午小长假,深受市民青睐的粽子,成了商家“必争之地”。而各式粽子背后透露出的,则是市民过节方式的变化。

    端午放假带来的一大改变,是粽子也成了送礼佳品。昨天一
大早,外贸公司工作的谭小姐收到了客户快递来的礼盒棕。她边收边笑着说:“今年家里光礼盒粽就收了5盒了。”而杏花楼酒楼则推出了以“粽子餐”为主题的宴席,虽然每桌价格达到1680元,但预定的客人并不少。

    市面上小到一口吞下的“一口粽”,大到重达1公斤的大粽子都应有尽有。

    不过,昨天下午起,不少粽子专柜就开始撤柜了。业内人士表示,粽子的销售高峰在端午节前一周左右,端午节后粽子就“销声匿迹”了。

    商场难见端午气息

    与火热的食品店、餐馆相比,商场对这一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淡,难以嗅到端午“气息”。

    “本来想乘端午节逛商场感受气氛。谁知道走了三家商场,根本没有端午节活动,我甚至一度怀疑今天是不是端午节了。”大三女生小张失望地说,“怎么到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气氛就这么淡了呢?”

    为此,记者昨天在南京路步行街上作了一番调查,结果同样令人失望。仅宏伊广场和新世界城挂出了与端午相关的营销广告,推出了购物可送粽子或香袋的活动。其他大部分商场鲜有端午节的销售活动。

    “商场里卖的是衣服鞋子。难道你要这些柜台也卖粽子?”当记者询问为何没有乘小长假搞特色营销时,一家商场负责人这样反问道。

    端午经济其实大有可图

    “端午节不仅仅是粽子节,在商业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开发。”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晓斋认为,从端午节的传统内涵上挖掘的话,端午经济大有可图。

    齐晓斋说:“粽子不仅仅是简单的食品,它更是中华民族对屈原的一种追思。”商家可以考虑从文化传统出发,推出包括薰草、雄黄、香袋等在内的端午节的系列礼盒。

    他分析,面对今年首个端午小长假,一些商家明显准备不足,错失商机。其实,即便你的商品与端午节不相关,长假效应仍将对消费起到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