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限塑令”实施10日 半数市民自备购物袋

2008/6/11 10:23:53 来源:东北新闻网

    “限塑令”正式实施10日来,沈阳市民正在逐渐适应这一政策,大多数居民均自备购物袋进超市,即使在执行较薄弱的农贸市场也出现新现象:因超薄塑料袋库存量减少,业主不愿意多给塑料袋,部分业主也已使用上标准袋。

    超市:半数消费者自备塑料袋

    昨日上午,记者在沈城家乐福、大润发两家超市对新规实施10天后,市民适应与否进行了一番调查。

    在10时20分左右,记者站在大润发超市门口观察,10分钟里共有30位顾客进入超市,其中自备布袋或者塑料袋的顾客共有22位,仅8位顾客手中没有拿任何口袋;在该超市9号收银台出口,记者注意到,等待排队的5位顾客,全部自备塑料袋。市民钱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都把四五个塑料袋整齐地折叠好,放在裤兜里,以防临时想起买东西忘带塑料袋。

    11时15分,在家乐福超市文化路店门口,5分钟里进入超市的10名消费者中,有6人自备塑料袋。有的消费者在超市里买了整整一大车的东西,却一个袋子都不要,能捧的捧、能拎的拎,尽量不用袋子。超市收银员陈小姐说:“不用我们说,顾客到收银台就主动把自备的袋子拿了出来。”

    农贸市场:业主惜给塑料袋

    农贸市场普遍被认为是“限塑令”最难落实的地方,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业主已经用上了标准塑料袋,即使仍在使用超薄塑料袋的业主,也较以前“抠门”了起来。

    经常在长青市场买菜的王素英说,最近明显感觉到农贸市场塑料袋也不丰富了,业主常把两三样菜混一个袋装;当她拎着菜去另一个摊位买菜,业主往往不给袋,而是让她把新买的菜和手上的菜装一起,理由是他们“库存的超薄塑料袋也越来越少,用完后就得买标准塑料袋了”。

    在大东门农贸市场,记者看到多家摊位已经使用上标准塑料袋,一家经营调料摊位还特意标示了塑料袋的价格分别是一个0.2元和0.3元,业主赵淑华说:“以前消费者买完东西,我都要给他们装好袋,现在消费者要么是把东西拿手里,要么装进自带的购物袋中,政策还是有效。”

    供应环节:标准袋并不缺货

    在南二市场和小东市场,各种规格的标准塑料袋都有批发和零售,价位从每个0.12元至0.40元不等。针对此前有商家称在沈阳买不到标准塑料袋的说法,他们予以了否认,表示标准塑料袋并没有断货。

    东北最大的塑料袋生产集散地在营口市芦屯镇。营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塑料行业协会会长郑兆敏说,买不到标准塑料袋的说法,是一些商家想消化库存非标准塑料袋的推辞,当地数百家塑料袋生产企业,除少数几十家停厂整改申报“QS”认证外,其他厂家都由生产超薄袋改为生产标准袋,市场供应富富有余。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