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黑龙江粮食销售“稻强米弱”

2008/6/27 16:37:27 来源:网友

  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记者近日在走访黑龙江东部水稻主产区时发现,目前,水稻原粮的整体价格还在继续上涨,但大米行情却并没有随稻谷市场上扬。

  记者在黑龙江虎林、八五七农场等水稻产区采访时发现,目前,大部分中小型水稻加工企业都压缩了产量,有的甚至停产。只有少部分企业因为在去年水稻价格较低时,收购了一部分水稻,才能维持正常生产。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水稻收购价达到了每公斤一块九毛四,比上个月上涨了近两毛钱,但大米出厂价却没怎么涨,再加上生产、包装和运费等成本,企业加工利润非常低甚至赔钱。

  大米市场价格应该在每斤一块四毛五,现在出厂价格维持在一块三毛五它相差一毛钱,加上人工、运费等那企业不亏损了吗?

  而造成目前稻“强”米“弱”这一价格反常情况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当前我国南方大米供应充足,同时随着夏季到来,气温升高,大米消费也进入了淡季。另一方面,去年底水稻收购价每公斤不到一块五,大部分中小型水稻加工企业在观望中没有购进水稻。但现在要进行水稻加工时,农户手中的水稻又基本都销售完了,再想购进水稻价格自然看涨。

  不过专家指出,近期,随着国家对储备粮的清仓、更新,加上几个月后的新稻上市,水稻供应会比较充足,价格将会有所回落,而水稻和大米的价格差也应该会随之重新趋于合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