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陕西省的农产品加工业大有可为

2008/7/7 15:19:09 来源:陕西日报

     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的最大蓄水量,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木板,恰恰由最短的木板决定。

    在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县域经济展台上,多是名不见经传的食品品牌,其背后是小而散、小而弱的加工企业,加工规模和水平比较低。缺少叫得响的大中型企业,产业集中度不高。这一薄弱环节,影响了区域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农民增收和非农就业岗位的多寡。

    在发达国家,总有一些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他们依靠规模经济夺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其加工水平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造就了农村经济的兴起。如法国卡尔瓦多斯省,正因拥有拉克塔利斯、达能等闻名世界的乳制品加工企业,经济充满活力。作为法国最大的乳制品制造商,拉克塔利斯公司主产干酪类、黄油、稀奶油、液体奶等,产品行销143个国家,年销售55亿欧元。达能集团的鲜乳制品位居世界首位,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

    在国内,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对“三农”带动最强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和农民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对增收和就业的促进作用十分突出。据统计,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十五”期间从业1785万人,吸纳了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国内最大的乳制品企业蒙牛从内蒙古起步,伴随其成长,年发放收奶款60多亿元,直接带动了300万奶农脱贫致富,创造了3万个工业岗位和数十万销售岗位,被誉为西部地区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农产品加工业关联度高,能够依托并消化当地农业资源,延伸农业生态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资料表明,粮食粗加工可增值20%-100%,生产食品可增值1倍-10倍;水产品加工增值可大于1倍;蔬菜加工可增值2倍-4倍。在发达国家,粗加工以上的农产品加工率为90%,二次以上加工的深加工占80%,我国同比分别为45%、30%。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的巨大差异,造成了经济指标的悬殊,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是农业产值的2倍以上,我国仅为1.1倍,基本持平。    换一个角度,差距背后蕴涵着一个潜台词,就是潜力。要做大做强地方经济,就必须依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在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等领域,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经营,培育名牌产品,由此推动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引导农民直接进入工业制造领域。    虽然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农产品加工业依然是制造业的常青树。从粮油食品中的谷物、豆制品,到方便面、酒、牛奶和饮料,乃至中式快餐、“洋快餐”等,生活须臾都离不开这一产业,“从农田到餐桌”的加工制造业大有可为,不可小觑。(刘国英)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