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08北京奥运食品安全监控中心“探访记”

2008/7/19 11:37:19 来源:CCTV

  一间间整洁宽敞的实验室、一道道严谨规范的检测流程、一台台高精尖的试验设备……走进位于石景山区的“北京市奥运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就等于触摸到了我国奥运食品“安全网”的核心部位。

  7月11日,来自中外多家媒体的记者们实地走访了监控中心。“大开眼界!在北京吃奥运饭,我们放心。”走出实验室,法国电视二台的记者满意地笑了。

  高科技仪器“严防死守”

  一块鲜肉送入监控中心,到底要经几道流程才能领到“通行证”?研究员黄华带着记者走了一圈。

  首先进入“前处理实验室”。称重,将肉粉碎,加入有机溶剂,提取,净化,浓缩,过滤……近十道工序后,溶液被密封进小瓶里,贴上标签,送入“色谱实验室”上机检测。分析数据、判断质谱、进入谱库搜索对照……只六七分钟工夫,初检结果就出来了。之后,又是一轮同样严格的复检,结论才被写进检测报告。

  中心主任路勇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心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安全等各领域的检测成果显著,而这离不开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他指着一台银灰色的“大家伙”给记者看:“这是我们提高检测速度的一张王牌。2005年,检测样本里有没有苏丹红需要4个小时,现在交给它,5分钟就足够了。”

  在监控中心,和这台“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仪”类似的先进设备,比比皆是——在侧重监控重金属元素残留的光谱实验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应用,使单位时间内给够分析的元素数量由1种增至40余种;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农产品上是否带有沙门氏菌?经过微生物菌种鉴定仪等的快速分析,检测时间由一周缩短为3天……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