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全球粮价中国最低”并不值得夸耀

2008/7/23 15:46:10 来源:网友

  从这个角度看,托市企业大可不必为收不到粮“失落”

  今年,晋城市的小麦又是一个丰收年。山西省参照国家有关最低收购价政策出台了本省的最低收购价,但是,当前市场价大大高于最低收购价,有些国有粮食储备库尽管也随行就市,提高了自己的收购价格。但是,由于其要求小麦标准严格而且大都是坐等农民送粮上门,收购大量减少。

  相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其价格随时商定、上门收购、自己除杂晾晒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大量收购。

  这种现象是喜是忧?这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问题。

  站在政府的角度看这是好事——农民增收、财政也不要再拿钱补贴给企业。

  站在农民的角度看,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小麦能卖个好价钱——价格上涨了当然是好事。

  站在中储粮公司和地方的粮食储备库的角度看好像对自己不利——大量的粮源让他们占领了!

  站在国家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高度上来看——这也未必是坏事。

  想想,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远未成功,民营流通企业正在发育,现实中却出现了中储粮公司和地方的粮食储备库这个新的垄断市场粮源的“老大”。

  民营粮食流通和加工企业都在担心,中储粮公司和地方的粮食储备库是未来自己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注定不可战胜的对手。这个竞争对手的收购资金由国家政策性银行提供,收购费用和临时存储费用由财政承担,收购贷款的利息由财政补贴——这些政策是民营粮食流通和加工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

  粮食是商品,既然想刺激供给,就要自觉服从市场法则,小麦收购价格并非越高越好,面粉销售价格也绝非越低越好,“全球粮价中国最低”并不值得夸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