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彭州冷水鱼没有“停止呼吸”

2008/7/31 15:16:17 来源:网友

  7月26日,彭州小鱼洞镇。烈日下,在一段被地震毁坏的引水渠旁,彭州市涌泉冷水渔业小鱼洞镇冷水鱼基地经理曾晓波,正指挥10多个人修沟渠。望着近百个干涸的鱼池,曾晓波说,必须赶在9月前部分恢复生产。

  震前,借山区水源优势,曾在欧美热销的冷水鱼成为彭州的一大特色产业。地震造成突然断水,冷水鱼大面积死亡,但彭州冷水渔业没有失去信心。

  冷水鱼曾经大热

  作为彭州最大的冷水鱼商,涌泉冷水渔业在地震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400万元,小鱼洞冷水鱼基地1万多平方米的鱼池全部干涸,150吨冷水鱼缺氧死亡……

  “或许3年也无法恢复元气,但我会从头开始。”涌泉公司董事长宋伦祥说。

  50岁的宋伦祥,10多岁便开始养鱼。2002年,他和几个朋友共同出资200万元,建立涌泉冷水渔业。到2007年底,宋伦祥已拥有4家大型养殖基地,年产量达到350吨,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其中60%销往成都、上海等城市,40%在周边景区销售。

  与其它鱼种不同,鲑鱼、鳟鱼、鲟鱼等冷水鱼需氧量极高,要求生活水域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下,且这些条件都必须是自然提供,龙门山特有的水源满足了冷水鱼的生长需求。冷水渔业曾因银厂沟旅游而兴旺,震前,彭州已形成6家规模化养殖冷水鱼的企业。

  “朝阳产业”依旧

  “这是一个脆弱的朝阳产业。”彭州市水务局水产科科长刘述明说,地震一下就把它震到“跌停板”。

  就宋伦祥而言,他在小鱼洞镇和龙门山镇的两大主要养殖基地全部损毁,目前仅剩军乐镇一处鱼苗养殖基地。他说,这些鱼苗要真正大面积投入市场,还需要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市场和技术,是宋伦祥东山再起的本钱,“冷水鱼市场价格现在成倍上涨。除了银厂沟等景区农家乐市场一时无法恢复,城区市场基本还在,彭州城区的需求已经恢复了。”

  宋伦祥的灾后恢复生产自救计划已经制定:9月,小鱼洞基地要修复70多个鱼池和引水渠,再调进一批鱼苗,公司就能基本恢复正常运作,龙门山基地要等到年底才能修复。

  按照他的计划,寻求政府支持以及通过企业融资,用1年时间恢复冷水鱼养殖,然后,在保证冷水鱼鲜活供应的同时进行深加工。

  “用不了四五年,我们还能成为龙门山下最亮丽的风景,到时候,欢迎大家都来品尝冷水鱼。”宋伦祥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