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奶业利润链超市油水最多 奶价下跌奶农被逼宰牛

2008/8/2 10:57:12 来源:百灵网

  2007年6月21日,中国奶业协会在南京召集包括伊利、蒙牛、三鹿、光明、佳宝等知名企业在内的十四家企业签署了《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坚决取消捆绑、降价促销活动。但时隔一年之后,这一自律宣言不攻自破,各家签约企业纷纷开始采取各种降价促销活动。一方面饲料价格大幅提升,一方面原奶收购价格大幅降低,"奶比水贱"大大伤害了奶农,《宣言》不攻自破的背后,奶农成了"冤大头"。

  各大奶业品牌争相捆绑促销

  记者在省城各大超市走访发现,伊利、蒙牛、三鹿、光明等奶业巨头纷纷参加了促销大战,就连平日从不自降身价的高端奶也加入到促销活动中。买二赠一、买四赠六、礼品包装、送福娃、送抱枕等促销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某种品牌的酸奶,虽然没有采取捆绑赠送的方式,却也采取了直接降价的方式,标注当天生产的新鲜酸奶由1。5元降到1。3元,显然这种促销不是因为产品快到保质期而进行的。而就在一年前,伊利、蒙牛、三鹿、光明、佳宝等乳业巨头签署了《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开始执行取消捆绑、降价促销活动,时隔一年,这一自律宣言不攻自破。

  企业敢破规矩源于原奶价跌

  对于各大品牌的牛奶纷纷降价促销的原因,某品牌牛奶的经销商表示,直接原因是为了扩大市场占领份额。因为签署自律宣言的企业只是少数,而没有签署自律宣言的企业纷纷降价,竞争激烈化,签署的企业也不得不纷纷出招。“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原奶的价格低了,生产牛奶的成本低了。根据中国奶业协会的信息,北方10省区5月份原奶收购价出现暴跌,一季度的原奶收购价一般在3400元/吨,后来下降到每吨2600-2800元,跌幅很大。原奶价格下跌为成品奶的降价促销提供了空间。”在济南第一镇奶牛基地集团,养奶牛的滕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目前的原奶收购价已经跌破2600元的下限,1。25元1斤,也就是2500元一吨,真正到了奶比水贱的地步了。”

  原奶价格下跌奶农被逼宰牛

  滕先生说:“现在什么东西都涨,就原奶跌,压力越来越大。1斤饲料涨了两毛多钱,而1斤原奶却由1。45元降到了1。25元,降了两毛钱,一正一反,成本更高了,利润更少了。为了节约成本,产量少的牛已经全被宰了,只剩下每天产60斤-70斤奶的高产牛。”可是,为什么成本高了,卖价却要降低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滕先生解释说:“没办法,因为原奶的价格奶户根本作不了主。现在,各大企业的收奶价格都是垄断的,收购价格最高的企业和收购价格最低的企业就差1毛多钱,但质量标准也有差别,折合起来实际上收购价格都一样,卖给哪家都一样。而且,夏天气温太高,奶的保质期短,如果不尽快卖给厂家就会变质,奶户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再加上,夏天水果多,学生又放假,奶的消费量本身就会变小,也不得不落价。”

  奶业利润链条超市油水最多

  从表面上看,饲料涨价,原奶下跌,牛奶降价,似乎牛奶生产商把成本转嫁到了奶农身上,成为最大受益者,其实不然。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流通环节的商家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据了解,从2008年2月26日至3月19日,农业部组织调研组对粮食、畜产品、蔬菜三大类9个品种进行全程跟踪调查研究,对鲜奶的价格研究报告显示,鲜奶产销中奶农投入占总成本的1/2以上,获利仅占总利润的1/3。在每斤牛奶产销各环节总成本2。18元中,生产环节占53。6%,其他环节占46。4%。而从利润分配上看,奶农、奶站、乳企、超市分别分配了从养殖到消费整个产业链利润总额的33%、6%、8%和53%,最大的一块蛋糕被流通环节的商家所赚取。就利润率的稳定程度看,加工经销过程成本利润率一直稳定在3。3%-3。8%,超市成本利润率稳定在14。9%-16。2%。

  业内人士认为,“奶农在产业链中处于极度弱势的地位,投入多,回报少,且原奶收购价格、质量标准完全由企业掌控。奶农尝不到终端市场的甜头,不仅仅是奶贱伤农的问题,伤害的是整个牛奶生产消费的产业链。”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