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看农民兄弟如何“种养”品牌

2008/8/5 9:45:08 来源:新华日报

     大棚里成熟的西瓜不卖掉,而是摘去喂鸡鸭;田间的蚕豆不采收,却用来做有机水稻的肥料;用中草药为草鸡“强身健体”。这些看起来有些“另类”的行为背后,是农民兄弟品牌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和升级。这样的“另类”,多多益善;这样的探索,大有可为。
  20多吨西瓜做了饲料

  时下酷暑难耐,西瓜价格和销量节节攀升。可7月29日,记者在吴江市八坼镇农创村惊讶地看到,苏州市西瓜产业协会会长蔡继连正忙着把刚从田头摘下来的一筐西瓜扔去喂鸡。

  “苏台”西瓜是由苏州农林部门和西瓜产业协会共同打造的品牌西瓜。它采用大棚栽培特有技术,基本没有农药污染,且口感好。正宗的苏台西瓜都要打上“苏台”钢印,并且在苏州国际农产品展销中心定点销售。如果有钢印的西瓜品质不好,以一赔二。当然这种西瓜也售价不菲,每公斤5元。据蔡继连介绍,苏台瓜仅在苏州地区的销量就达100多万斤,还销到上海、杭州等地。今年,整个苏州地区共种植1500亩该品种西瓜,由19个大户瓜农承包。

  “本想今年再续辉煌,可没想到老天不帮忙。”蔡继连说,前段时间持续高温,原先至少一个月才能成熟的大棚瓜,现在只需20多天就“蒸”熟了。这样一来,西瓜甜度和鲜度都不足、营养成分积累不够、果肉不结实。“东西没种好,宁可拿来喂鸡鸭,也不能卖到市场上。”19个种瓜大户坐到一起商量后达成一致。7月中下旬以来,在1500亩的种植基地上已有20多吨西瓜被“淘汰式”摘掉。一些瓜贩子想以1元/公斤的价格收购,但他们不为所动。“为了保住‘苏台’西瓜的牌子,这样做值啊!”

  蚕豆做绿肥“助长”有机稻

  从宝应范水镇出发走水路,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中宝德园有机农场。

  “这里820亩稻田全是手工栽秧,不用机器。”

  农场负责人伏贤怀笑着解释说,机插秧速度快,还省钱,但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一般插秧机栽插行距太大。原来,这820亩地是从5000多亩滩涂中通过“休养生息”精选出来的,通过权威认证才种上有机大米,高价大米的价值也完全依赖这些纯天然的土壤,所以这片稻田可谓寸土寸金。

  为了保持稻田的天然“纯度”,这里好多农活都改变了作业方式。最绝的是,这块地用的肥料是地里长出的蚕豆。820亩地每年只种一季稻,换季时种蚕豆却不采收,到第二年春耕时,直接割碎蚕豆秸秆,将其作为基础“绿肥”翻耕深埋。另外,田里散养着8000只鸭子,其粪便是上好肥料;农场还养了100头猪,产生的粪便与豆饼混合发酵,然后也作为天然有机肥下田。

  伏贤怀说,目前820亩有机大米,亩产虽然只有600斤,但都是大型企事业单位团体来订购,价钱是普通大米的三四倍。通常都是订单等货,供不应求。

  喂中药的草鸡飞得远

  一只草鸡,每公斤最高卖到上百元,还供不应求。今年以来,浙江等地的一些高级宾馆餐厅经理慕名到姜堰市梁徐镇黄村农民蒋伟的养鸡场,以每公斤56至100元的价格,购买散养草鸡。

  几只草鸡一齐飞就像是一群大鸟,“最远能飞200多米,可壮观呢,周围2.5米高的护栏挡不住它们。”蒋伟告诉记者,让草鸡在100亩树林随意行动,这种完全野生放养的状态,既能促进草鸡消化,又提升了鸡肉结实度。

  “林地里养鸡,有这么多鸡吃虫、刨草根儿,树木就不用受‘杀虫剂’的折磨了。而鸡粪又是最好的有机肥,养得林木滋润润的。”蒋伟为草鸡准备的“菜谱”是:林中的昆虫以及新鲜草籽、嫩草等。晚上再补充一次特制饲料——带鱼、小黄鱼下脚料蒸煮烘干粉碎后,加上玉米、豆饼、油糠等,按营养配比制作而成。在一位老中医的指点下,蒋伟还用天麻、当归、金银花等中药材熬汁,添加到饮水中供草鸡饮用。这样一来,既可增强草鸡的免疫力,又使鸡肉口味独特,客人食用后还有保健功效。

  蒋伟笑着说,“我已经向国家申请注册‘蒋氏’商标,一定要叫响我们的草鸡品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