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

2008/8/6 13:45:50 来源:网友

  截至7月初,贵州全省3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县今年已完成人工种草32.92万亩,占年度计划109.73%,建圈舍28.38万平方米,占计划63.07%;购基础母羊10.27万只,种公羊3394只,项目实施推进步伐加快。

  今年,贵州省在去年20个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县基础上又增加13个县,并决定连续5年每年投入1.65亿元省级财政产业化扶贫资金促进项目发展,全力抓好草地生态畜牧业。今年以来,各项目县在项目资金尚未下拨到位的情况下,采取财政划拨、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启动项目,抓住冬春有利时机,发动群众整地种草。成立强有力的技术、管理、服务专门机构,全力抓好项目的实施和后续全程管理。各项目县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项目为纽带,引导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区域和项目整合,为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确保项目实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各项目县以职校、农广校、电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载体,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开展多形式技术培训,使每户养殖户家庭中至少有一人能熟练掌握1至2种畜牧兽医适用技术。省扶贫办从产业扶贫培训经费中为33个项目县安排139万元培训经费,专项用于7500名养殖技术骨干的培训,重点开展种草、养畜、防疫等草地畜牧业技能培训。并于今年3月在晴隆县举办了第三期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培训班,对新增13个项目县的180名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成为依靠科技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做好畜产品加工、销售前期准备工作。在新建、改建、扩建一批牧畜批发市场、牲畜定点屠宰场和畜产品农贸交易市场的同时,各地加快建立完善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信息网络,提高商品基地与大市场对接的能力。省扶贫办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畜牧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超前谋划羊、牛等畜产品市场销售、加工等工作。

  经过1年半的实施,全省33个项目县已累计完成人工种草57万余亩,建舍52万余平方米,购种公羊1.1万余只,购基础母羊25.7万余只,购进能繁母牛0.6万余头。目前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稳定,势头良好,多数项目实施农户已初见成效。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