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广东中山又一特色水产-禾虫

2008/9/5 14:38:35 来源:中山商报

  一只小小的禾虫竟然也能挣来大钱。“我去年承包了80亩禾虫滩,在水质条件不是非常好的情况下,仍出产了1500多公斤,售价为每公斤120多元,总收入20多万元!”昨日,神湾镇芒冲村农民王伯根告诉记者。市场上即使每公斤禾虫叫价到了120元,但依然供不应求。

  “绿色食品”受市场追捧

  《本草纲目拾遗》中如是写道:“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禾虫属绿色食品,在珠江三角洲一向被视作盘中佳肴,受到众多食客的青睐。

  昨日,记者赶在农历九月初禾虫出产前,弃车登船,穿越滩涂,拨开水草,来到了神湾镇独具特色的禾虫“护殖”地。据神湾镇禾虫协会会长陈金焕介绍,禾虫其色金黄带红杂绿,样子不怎么好看,但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它虫身丰腴,含浆饱满,多栖身于咸淡水交汇的稻田表土层,以禾为食,身长3—4厘米。禾虫可以煎、煮、蒸、炖,而禾虫蒸蛋、酥炸禾虫、禾虫汤等菜肴滋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因此,禾虫受到食客追捧。

  之所以用“护殖”一词,当地农人解释说,禾虫不像其他的水产品那样完全靠种苗放养生长而成,而是完全靠纯自然条件生长,水质稍差便产量大减;为便于管护,再加上一道“围堰”将禾虫滩和江河水隔离开来,因此称之为“护殖”。

  “护殖”的方法非常科学。在神湾镇竹排村禾虫滩,记者看到,这里的禾虫滩利用了“生物链”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水塘里养鸭,其排出的粪便作为养分茁壮了塘里的水草,而喜食水草的禾虫就可以获得充足的食物来源,同时,肥美的禾虫也成为了鸭子的食物,如此循环。

  部门合作发展特色水产

  由于禾虫完全凭纯自然条件生长,自然产量有限,仅仅在广东省内就供不应求,仅部分可输往澳门。禾虫经销商黄彬强告诉记者,今年雨水丰沛,水质很好,预计禾虫的产量会好于往年。“销售禾虫时,抢购的场面很是热闹。最多的时候,在神湾市场几小时内就可以销售掉4000公斤的禾虫,我销售的这个最高纪录至今无人打破!”黄彬强自豪地说。

  神湾镇农业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神湾镇地处咸淡水交汇处,发展禾虫护养的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全镇可供护养禾虫的滩涂地达3900多亩。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也看到了发展禾虫“护殖”的美好前景,准备和中山市及神湾镇海洋渔业部门合作,设立禾虫生态护殖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一特色水产品。

  据了解,五月的禾虫称为“荔枝虫”,虫体较小;九月收获的称“秋虫”,比较肥美。“目前禾虫身价暴涨,每公斤涨到叫价120元了,但人们为了进补和保健仍持币待购。可以预见,禾虫抢购的热闹场面即将上演。”黄彬强充满自信地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