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市场质疑金龙鱼跌价涉垄断 疑为低价购大豆(2)

2008/9/7 7:42:53 来源:华夏时报

      食用油定价权由外资垄断?


      2007年-2008年两年内食用油价格飙升,引发外资垄断说。而金龙鱼小试“调价权”,市场即闻风而动,“外资垄断说”被强化并被放大。由此,“外资掌控定价权”成为了“垄断”之后最引人关注的字眼之一。


      “此次降价与定价权毫无关连。”益海嘉里有关负责人解释,按照市场规律,成本下降,产品必然降价,金龙鱼只是走在行业前面而已。


      但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加工中心主任黄凤洪认为,益海嘉里将降价归因于国际市场,只是玩了一个障眼法,因为国际市场油料价格事实上也是由这些大型企业垄断和控制的。当他们认为要拉升食用油价格时,国际市场价格可能又上去了。


      刘兆福则认为,在定价问题上,大企业的话语权会重一些,但这不能等同于价格由大企业说了算。8月4日,一位业内人士在深圳媒体也撰文指出,被以“ABCD”代称的国际粮油四巨头,即使拥有相当的话语权,但对豆价的影响不到3%。


      刘兆福也表示,在某一阶段,多家大企业会有共同的思维,比如有意去操作价格。但是,各家公司都是独立的,均想争夺市场份额。要想几大企业在同一市场中形成一致拉涨价格,根据基本的商业规律,是很难做到的。


      他认为,在中国,价格是个敏感话题,政府对此从未懈怠。事实上,政府调控力度很强,社会过于担心,似乎没必要。他表示,此前的一轮涨价,中小型压榨企业都在存油,等待高价。事实上,当时缺油并不严重。那波上涨是非理性的,拉动上涨的是不正常的心理预期,不能责怪益海嘉里一家。“我不太支持垄断的说法,因为现在拿不出依据来,只能说要防止垄断。”他说。


      益海嘉里则表示,中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跨国企业不敢也不可能操纵价格。“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肯定会遵循政策,遵纪守法,做好表率。”


      链 接


      防范垄断跃升政策层面


      国家发改委网站9月3日发布了《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强调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大豆加工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产业引导,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这一消息让久蛰民间的“防范外资垄断国内食用油威胁粮食安全”思潮,成为国家层面的宣示。


      “对外资企业垄断的关注,以前仅止于通过文章或学术会议进行探讨,但这次提上了政策台面。”业内人士指出,《意见》“抑外扶内”的主导思想虽然与“反垄断”仍有微妙差别,但大家心知肚明。

      
      《意见》指出,要引导内资大豆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淘汰一批落后的小规模大豆油脂加工厂,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增强我国大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主导权;扶持国内龙头企业,改变内资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市场占有率低的局面。《意见》强调,要加强对外商投资的规范与管理。


      银河期货分析师王立国表示,《意见》旨在减轻国内油脂行业面临的外资垄断压力,其背后暗含着维护产业安全的要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