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吉林玉米丰收成定局 收购主体趋于集团化

2008/9/12 16:13:32 来源:网友

  9日,东北线路考察团进入吉林省调研。从这两日了解到的情况看,吉林省粮食大面积丰收基本已成定局,虽然玉米种植成本上升,但在国家抑制通胀的背景下,当地玉米价格难以大幅上涨,而集团化收购将成为未来粮食收购市场的主基调。

  考察团在吉林省松原市粮食局了解到,今年该市风调雨顺,粮食作物长势喜人,粮食产量可能较去年有大幅提高,尤其是玉米的质量非常好,二等品以上的产量估计占到总产量的70%,比过去历年都好。

  据该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市粮食作物总产量估计为670万吨,高于往年600万—650万吨的平均水平,玉米产量可能会在去年450万吨的基础上增长20%。由于化肥、人工、柴油等成本高企,今年该地区玉米种植成本较去年大幅增加15%—20%,今年的玉米开秤价格不会低于去年。据了解,去年当地含水分30%的玉米开秤价为0.52元/斤。

  在与当地粮食企业座谈时考察团了解到,今年12月到明年1月份,该地区农民可能会面临卖粮难的问题。由于今年吉林省实行国有粮库改革,当前市场上的收粮主体为中储粮公司,国有粮库由于改制不完善,短期在没有资金支持下不会大量收粮,而中储粮的库容有限,因此农民今年年底集中卖粮时可能会面临阶段性卖粮难的困境。

  另外,虽然当地多数粮库有套期保值的意愿,但受限于国有体制以及农发行的不支持,套期保值在当地国有粮库难以实行。

  长春市12316新农村热线电台是在吉林省政府的支持下开通的全国首个农民咨询专线,目前该热线上有来自吉林省多领域的农业专家100余人,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市场信息及政府政策等农业咨询。在12316新农村热线考察团了解到,吉林省今年玉米种植面积4500万亩,大豆接近700万亩。去年因旱情严重,该省粮食总产量500亿斤,其中玉米380亿斤。今年全省整体雨水充沛,作物长势良好,如果9月27日之前不出现早霜,光照好,气温不大幅下降,那么今年将实现粮食大丰收,预计总产量将超过前年的520亿斤,较正常年景增收5%—10%,其中玉米产量将较往年增收5%—10%。尽管8月上旬该省西部出现了风灾,7月中旬以来长春和四平地区出现了虫害,但实际影响面积不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城因往年自然灾害频发,通常是广种薄收,但今年雨水充足,预计产量增幅较大。

  目前,吉林省玉米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当地粮库基本没有库存,今年该省新玉米上市开秤价应该处于历史高位。去年新玉米上市高峰时期,四平和白城自然水分的玉米最高收购价为0.62元/斤,目前长春地区标准水玉米收购价0.78元/斤左右。12316新农村热线的专家建议,农民们在新玉米折干后收购价在0.70元/斤以上时,尽快将水分较高、质量较差的玉米出手,而质量较好的玉米则可等到明年春季择价出售。

  吉林省榆树市某收储库负责人也认为,今年粮食丰收不成问题,关键是后期的早霜以及秋雨对玉米水分的影响,这将影响到新玉米的开秤价。他预计,今年玉米收购价格将较去年略有上涨,去年自然水分的玉米收购价在0.53—0.55元/斤,今年估计为0.57元/斤。

  谈及国有粮库改革对粮食收购市场的影响时,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对粮食收购的态度是采取集团化收购,当地国有粮库大都难以获得农发行及商业银行贷款,中储粮和中粮集团以及各省的大型储备库届时将会成为粮食收购市场的主角,这对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无疑是有益的。在全国各地国有粮库改革的背景下,中储粮和中粮集团今年都在收购地方粮库,以增加自身的库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