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月饼成为中秋“鸡肋”的必然性

2008/9/16 8:37:42 来源:中国网

  据报道,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今年的月饼销售也进入到最后冲刺期。然而,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作为中秋送礼首选的月饼恐成“鸡肋”,不仅因其有着较强的节日时令性,还跟其热量高、糖分多、工艺口味越来越趋于相同有关。餐饮界人士甚至认为,与鲜花果篮替代了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炸油角待客一样,随着80、90后成为社会主力军,月饼或不再成为中秋必备食品。(《信息时报》9月13日)

  听到月饼可能不再成为中秋必备食品,您也许会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但是这种偶然现象之中却包含着众多必然成分,也正是由于这种必然才导致月饼成为“食之不得、弃之不舍”的“鸡肋”。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都埋藏着深厚的月饼情结,月饼象征着团圆和气,符合中国人自古就倡导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品尝月饼,尤其是一家人在月空明朗,宽广洁净的庭院之中,一边欣赏晴空皓月,一边品尝着美味可口的月饼果蔬,更是彰显出幸福美满的意味。

  可是,这让人留恋的月饼并不能大快朵颐。据专业的糕点制作师介绍,一般一块普通的五仁月饼的总糖量达到18%,而一块双黄白莲蓉月饼的总糖量更是高达30%。这样高含糖量、高热量的食品对人尤其是对老年人的身体并不好。于是在民众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的今天,月饼已经被年轻人列为影响健康的“健康杀手”。生活理念的转变已经是月饼成为“鸡肋”的因素之一。

  引起人们对月饼态度的转变的第二个原因是月饼社会效用的淡化。月饼的社会效用自其诞生之日便已具有,只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功用。据悉,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时期。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此时的月饼只是作为日常食品,与中秋节也是没有任何联系。而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此时的月饼已经具有了沟通信息和传递友情的功能。

  于是沟通信息和传递友情的功能被后来的人加以发挥,并在现代社会具备了“特殊”的意义!找人办事,托托关系都在这小小的圆月饼上得到了体现。随之而来的过度包装使月饼越来越远离普通大众而成为“高档物品”,各种不正之风也日益凸显。但是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对于各种不正之风的扼杀使月饼的社会功用逐渐减退,月饼也就不再被拿来“利用”了。

  第三,使月饼成为“鸡肋”的真正原因恐怕还是其文化价值意义的渐逝。月饼的产生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义。“过中秋节,就是希望在天上的月亮最圆、最美的那个夜晚,一家人能够围坐在一起,过的是一份团聚,一份圆满,一分亲情,同时也有一份祝愿”冯骥才说,这种情感体现出中国传统节日的深刻主题。“我们的重阳节、春节,都有着这样美好的主题,这也是过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在这样一个全民族共同欢庆的日子里,月饼也成为一种承载团圆和气意味的载体。由于早期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存在很大差异,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休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这样月饼也代表了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文化意味。然而现在的月饼普遍采用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对提高生产率确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工业化也可能毁掉传统月饼”,因为“工业化后,对选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的要求甚严,原来各家各户的制饼秘方随之失效,搬到流水线的月饼渐渐失去了百家争鸣的特色。”

  月饼本身具有的传统文化载体意义渐逝,人们已经很难从月饼之中体味文化中“和”的意义,看到的只是商业利益操纵下的“私”。“和”是一块做月饼,一块分享成果;“私”是无所作为,侵占他人成果。这样的月饼不成“鸡肋”都难!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