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审判毒奶粉事件,以生命的名义

2008/9/18 11:56:41 来源:无忧网

    一种叫做三聚氰胺的东西,在短短几天里已让国人耳熟能详。而这一切,要拜“三鹿毒奶粉事件”所赐。我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就“三鹿毒奶粉事件”,据卫生部、质检总局和河北省负责人通报的有关处置情况可知,已被认定为“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表示,将尽快查明真相,依法依纪处理。与此同时,还要对全国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全面开展质量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可以预见的是,有人将难逃法律的审判,或为其违法向食品中掺加化学原料付出应有的代价,或为其渎职失职承担应有的责任。这样的审判是必须的,我们理应以生命的名义,对毒奶粉事件进行庄严的审判。否则,又何以面对“肾结石宝宝”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又何以安慰他们的苦痛,又何以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在“我们还敢吃什么”的质问里,在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境下,生命的价值,需要通过法律的惩戒来保障和还原。

    也可以预见的是,离事件中心稍远的某些相关人员,大约并不会受到法律的审判,也不会受到什么问责。也许,他们正在为自己没有处在风暴中心上而感到庆幸吧。然而,其作为掺杂使假者或者是监管者又如何能逃脱得了道德的审判呢?

    在道德底线后移的情况下,造假或许已被某些人当作了“通行证”,但他们在夜阑更深之际,难道就没有一种道德上的愧疚感吗?雪莱说过,良知是内心的审判者,它感觉到每一个动机的产生,它的宝座是人类的感情,它统治着人类行为的王国。而那些用有毒食品害人者,其良知何在?

    利己不是什么罪过,但利己的同时还需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应以不损害他人的权益为前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倘若“立”与“达”是建立在伤害他人的基础之上,道德也便成了无根之萍。

    之所以要对毒奶粉事件进行“审判”,是因为法律的底线被突破,是因为道德出现了严重堕落。而法律底线的轻易被突破以及道德上的堕落,表明职能部门的监管还不能说强有力,违法违规行为有时还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某些人的侥幸心理于是被助长。还要看到的是,因为公众权利常受侵害,很多人都怀有一种受害者心理,某些人更是为自己的违法违规找到了“合理性”。

    目前,有关部门告诉了人们一些信息,但所有的问号显然不能在片刻间就被拉直。公众需要知道更多的真相,需要得到更有效的权利保障,还需要让生命的价值得其所哉。

    让我们以生命的名义,对毒奶粉事件进行一场彻底的“审判”。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