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三鹿”凶猛 赶走“儒商”?

2008/9/22 9:02:38 来源:钱江晚报

  不久前曾读到一篇介绍20世纪初期日本人在上海等地经商的文章,满以为当时日人挟甲午战争之胜,拥开放口岸之利,经商也应是无往不胜。岂料事实却与预料相反。文中介绍,由于中国商品质量精湛,中国商人诚信互助,结果日商基本上是亏巨资铩羽而归。

  能把号称“经济动物“的日本商人打败,足见我们中国人在经商方面的天赋。事实上,中国人在经商方面向来是负有盛名。且不说盛唐时丝绸之路、南宋时海上贸易,造就出如陶朱公般富可敌国的商贾,就连没落的晚清,中国商人依然是声名在外,如徽商、晋商,虽然国势衰微,中国商人不仅在上海将日本商人打得落花流水,在俄罗斯的重要商贸口岸恰克图,中国商人也占有大半天下。

  但叫人纳闷的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有着很好的商业天赋,可近十年来商战却颇不见佳,商业经营能力反倒有削弱的趋向。就拿最近的“三鹿事件”来说,企业辛辛苦苦搞大,却因贪图蝇头小利,被三聚氰胺一下子打倒在地,可谓利欲熏心砸了自己的脚。而类似的事件在中国并非三鹿一家。“内战”不内行,外战更外行,在跨国公司面前,多少中国企业为争蝇头小利而倾轧、内斗,沦为人家的“血汗工厂”。

  为何如今中国商人的经营能力有削弱的趋向?是经商的环境不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恰是中国有史以来国势最衰微的时代,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如牛毛般摊派在商人头上,外人挟船坚炮利横行中国,国人连说声“友邦”皇帝的名字都得坐牢,经商的环境哪比如今。

  那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商人商业经营能力的削弱呢?我以为症结在于:我们放弃了传统文化中基本美德——诚信和团结,丢掉了“儒商”传统,而变得利欲熏心、急功近利。因为缺乏诚信,我们可以利欲熏心地把有毒的三聚氰胺注入到婴儿奶粉中;因为缺乏互助精神,我们可以急功近利地互相抢订单,结果却成了人家的低级附庸,永远也壮大不了。因为缺乏诚信和团结,我们很多企业并没有集中力量抓商品最重要的质量,光大品牌。

  史家常叹息一些帝国“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殊不知如今我们的许多企业集团,根本谈不上“其兴也勃”,只能说是创业艰辛甚至筚路篮缕。不仅很难壮大,反倒常因搞出一些丑闻,企业轰然倒塌,其亡之速,则令人叹惜。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