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普通民众——“奶粉门”的启示

2008/9/22 9:04:10 来源:中国博客网

    “奶粉门”事件是越演越烈,众多重量级的大哥大姐陆续卷进去了。蒙牛,伊利,雅士利等电视广告大户的婴儿奶粉也没能逃脱,添加三聚氰胺的产品不仅限于奶粉,而且已经扩散到雪糕等奶制品。联系到前一段时间的日本“毒饺子”事件以及美国“宠物粮”事件,中国的食品安全信誉在世界上基本已经崩溃了。


    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中国产宠物粮事件。美国当时要求中国详细调查,结果呢,到中国后发现生产有毒宠物粮的工厂被夷为平地了,死无对证了,这种中国式的智慧真是让人拍岸叫绝。日本毒饺子事件,日本高官亲赴河北生产厂家调查,结果也让中国人轻易地忽悠了,差点引发两国的外交争端。


    中国食品一直名声在外,苏丹红,孔雀绿,三聚氰胺,管他有毒没毒,只要能赚钱就敢添加,职业道德和良心基本让狗给吃了。以前的一些问题食品绝大多数是一些三无产品,偶尔有一条大鱼(阜阳奶粉事件中就有三鹿)也让政府给压下去了。一直有一种想法,这样一种没有有效监管的体制一定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当道德和良心被抛弃,人性中丑恶一面彻底暴露,一定会有更多问题爆发。今年的康师傅矿物质水事件就是一个引子,知名企业终于也按捺不住贪欲之手,加入了疯狂追逐利益的集团中。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名企加入这股暗流也是迫不得已,中国的经济环境一直都没能建立一个有序的制度,各种不确定因素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暗箱操作,商官勾结的事例层出不穷,守法经营和讲道德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发展的机会。为了求得企业发展,企业主不得不拉拢各级官员,土地公有制体制下政府官员权力失衡,没有有效监督的弊病可见一斑。三鹿等众多涉案的奶制品企业在中国这几年疯狂跑马圈地,各种公关费用从哪里来?他们处于建立品牌的成长期,只有从压缩成本来挤出这样一笔费用,添加有害添加剂不论是奶农还是另有其人,罪魁祸首都是这种畸形的体制。


    这次奶粉事件对国产奶粉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不过这可能只是中国制造众多黑幕中的一个。一个拥有绝对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政府显然需要改革,没有一种透明的体制,中国是培养不出世界性的大企业的,即使培养出来了,也是蒙张虎皮的小羊,走不出国门,只能在国内的浑水中毒点中国人自己。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