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内蒙古全流程监控确保奶食品安全

2008/9/23 10:03:45 来源:新华网

     9月19日,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的两名工作人员(左、右)在伊利金川奶粉生产厂查看半成品检验报告单。 从9月17日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派出质检部门工作人员,进驻乳制品生产企业伊利、蒙牛,对企业每一批次的原奶和产品进行严格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22日电(记者刘军)自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采取紧急措施,对涉及到乳制品加工的饲料、原奶、运输、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实施全流程监控,确保奶食品安全,尤其是在原料奶供应环节上,以"人盯人、人盯站、人盯车"的管理方式,确保原料奶的质量合格。

    9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成立乳品企业检出三聚氰胺污染奶粉问题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自治区代主席巴特尔任组长,统筹领导和指挥全区处置三聚氰胺污染奶粉问题。同时发出通知要求,依法对原料奶生产、运输、供应环节加强监控和管理,取缔无照经营的奶站,全面整顿奶源市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9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对挤奶、运输、原料奶入厂等生产环节采取全流程派员监控、责任到人、封闭运行的措施,严把原料奶入口关,未采取全流程监控措施的鲜奶一律不能收购。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9月17日开始,内蒙古派出质检部门工作人员,进驻乳制品生产企业伊利、蒙牛,对企业每一批次的原料奶和产品进行严格监控,做到"批批检、车车检",以确保产品质量。9月20日至21日,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副组长刘新乐在进行奶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时,把奶牛饲料纳入检查范围,由检验人员对奶牛饲料实行抽样检查。

    与此同时,为尽快查到三聚氰胺污染源,内蒙古成立了由呼和浩特市政府、公安厅等部门组成的调查组,着手对蒙牛、伊利两企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

    另外,为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内蒙古自治区决定从9月20日到12月底,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大中型农贸批发市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畜禽屠宰厂、学校幼儿园食堂等地的粮食、蔬菜、肉制品、儿童食品等进行重点整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