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完成奶站登记还需明确监管责任

2008/10/6 8:56:46 来源:红网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介绍,10月5日前,各级农业部门要完成奶站登记造册,将奶站100%纳入监管范围,规范奶站资质和条件。农业部门将推行鲜奶流通封闭运行的经验,加强对生鲜奶质量的抽查,严厉打击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各种掺杂使假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坑农害农的违法奶
站,确保生鲜奶质量安全。(10月5日《北京青年报》)    

    一场奶粉危机,终于唤醒有关监管部门,多部门为了保证牛奶制品的质量,出台了各种严格的监管政策和措施。农业部门完成奶站登记造册,对牛奶制品的质量加强监管,属于履行自己的职责,从发生这次毒奶粉事件来看,重视奶站这一环节,对于保证牛奶制品的质量非常重要。    

    其实,这样的登记造册,早在问题发生前就应该进行了,由于过去各部门对奶站疏于管理,这才导致大面积发生奶粉危机。这其实是社会监管不到位,所必然引发的结果。亡羊补牢,为杜绝问题再次发生,不仅是农业部,其他各相关部门也应该完成自己的“登记造册”,对牛奶制品进行全方位监管。    

    在重视对奶站登记造册、加强监管之外,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牛奶销售渠道也不能忽视,那就是,奶农每天直接向城市居民提供的鲜奶,过去政府过问不多,基本处于自由发展阶段。每天饮用这种牛奶的居民,在全国数量并不少,政府也应该加强这一牛奶市场的管理。    

    近些年,食品问题一直未间断,每次发生问题后,一些职能部门才出台相关措施,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管理状态。有的先前所谓“登记造册”也很严格,可是还是无法避免不断出现新问题。原因就在于,这些单位和部门,只是“登记造册”,却没有明确责任,所以导致监管总是跟着问题走,甚至发生了问题,这些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却成了“打假英雄”、“救火英雄”。不明确责任,再好的管理措施也可能不落实。    

    一些外国人对于中国能够成功举办那么复杂的奥运会,却无法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感到困惑。这个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笔者以为,确保食品安全,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明确责任。只有明确责任,才能够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够化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才能够促进职能部门工作认真负责、高标准严要求。一旦发生问题,要毫不留情地追究所有责任人的责任。必须把监管者的利益同食品质量安全紧密地捆绑在一起,这样才能够最大效益地保证食品安全。(赵光瑞)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