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古有因噎废食,今有因“蛆”废橘

2008/10/30 9:56:39 来源:四川在线

  古有因噎废食,今有因“蛆”废“橘”。可不是,近来网上网下“恐橘声”一片,口诛笔伐者众之,战火更是从四川广元蔓延至了全国各地,大有将世上柑橘统统格杀勿论之势。一时间,柑橘集体失宠,市场上烂橘一片,橘农橘贩们苦不堪言。

  笔者不信邪,回家时专门去水果市场买了半斤桔子,一个一个剥开来品尝,甘之若饴,却不幸地未发现蛆虫的踪迹。百思不得其解之际,省农业厅出来辟谣了。原来,作遂者始于广元市旺苍县68000多株柑桔树发生的大实蝇疫情,由于媒体曝光和相关部门的及时处理,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上销售的柑桔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于是,不禁莞尔,释然一笑。事实既已摆在眼前,无端的恐慌便显得有些盲目了。不过,网络图片上那蛆虫在橘瓣上“玉体横陈”的模样,的确恐怖又恶心,难怪人们心生畏惧,如临大敌。细数这两年,从福寿螺,到“陈化粮”,到苏丹红,再到今年的“三鹿”毒奶粉,关于食品安全,无疑已成为当下国人最大的热门话题。而今,广元再现“蛆虫柑橘”,人们早已脆弱不堪的神经再次受到强烈的冲撞,也由不得人不“草木皆兵”。

  殊不知,蛆虫与三聚氰铵还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个是生于自然界的低等动物,一个是来于人类之手的工业产品。这种名为大实蝇的蛆虫之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被它为害过的水果也不独广元旺苍一家,江苏也有,浙江也有。或者说,水果的遭遇虫害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类农作物的种植史,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据有关专家建言,广元原本也不具备最适宜柑橘种植的水土与气候,已建议当地果农改种茶叶。全国各地的柑橘主要供给地更不在广元。如果说三聚氰铵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始于人为检控失范,有责可咎的话;那么对于“蛆虫柑橘”,若要追究,自当问责自然界、问责水土、问责气候了。再者,当下的通讯业与网络太过发达,媒体太过透明,政府部门太过“老实”,把事实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公众面前,连带蛆虫们掻首弄姿的“玉照”,才使得一桩平常的虫害事件被无限放大,从而掀起新一轮的“舆论潮”。

  好在专家也说了,“这类害虫属于对人畜无害的虫类,它不同于动物身体里面的寄生虫,不会造成人畜共患疾病”,权当虚惊一场了得,用不着因噎废食。

  只是,惊魂稍定之时,笔者反而开始为一个新的问题担忧了。据最新消息,旺苍县副县长殷某说,“蛆虫柑橘”事件后,他们销毁了1252吨柑桔,其中被虫吃过的柑桔只有12吨,政府补贴了3万多。该领导干部称,“当前果农情绪稳定”。呜呼,一年多的辛苦种植,1200多吨金灿灿的果实,每斤不到一分钱的市价,可怜者,非市场,非政府,亦非被销毁的柑橘,实为果农也。  ( 七星海棠 )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