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蛆虫柑橘沸沸扬扬 谁曾为橘农着想?

2008/10/31 10:34:43 来源:网友

   连日来,随着四川广元“蛆橘事件”的影响一步步扩大,一条小小的虫子逐渐让中国的柑橘产业陷入危机。“山东受蛆虫橘子事件影响,果农任橘子烂掉;北京柑橘批发价下跌一半,2毛5一斤依然难卖出;湖北柑橘七成滞销;乌鲁木齐奇台路水果市场每天烂橘20吨,批发商们不得不忍痛将腐烂的柑橘挑出来扔掉,整个市场里弥漫着腐烂柑橘散发出来的臭味……”(10月28日《人民日报》

  面对“蛆橘事件”,人们一直以来的关注焦点都是食品安全、政府对待谣言短信的态度和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因为被蒙蔽而赢得全社会的同情。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在“蛆橘事件”中,从头至尾,谁考虑过橘农的感受?谁在拒绝柑橘时能够想到,消费者的拒绝会让橘农一 年的辛苦血本无归?

  是的,专家可以任意评说,政府部门可以动用职权,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吃柑橘,但那些橘农怎么办?老实巴交的他们辛辛苦苦管理了一年的橘林,本想能有个好收成,卖个好价钱,改善自己来年的生活,但是就是这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却被小小的蛆虫轻而易举地啃噬掉了。《诗经》中《硕鼠》篇写:“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现在,遭受“蛆橘事件”后的橘农,同样因为蛆虫的“无食我黍”而遭受了“衣食父母”的“莫我肯顾”。

  “在山路边和山间的河流里,不时可看到弃橘。这些橘子不是病橘,只是熟透了而落地。”齐鲁晚报的这篇报道揭露了“蛆橘事件”背后橘农面临的窘境。果贱伤农!橘子熟了,压弯了枝头,满山遍野都是,却无人采摘。这样的场面不止在山东,在四川、在湖北,在中国长江以南的几乎全部种植柑橘的地区都存在着,橘农一年到头的辛苦劳作只换来如今无声的叹息……

  请仔细看看这些橘农吧,想想他们这一年的投入,化肥涨价、农药涨价,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涨了价,费神费力培养出来的优质果实却烂在树头,成本如何弥补?收入如何保证?明年又怎么办?想一想从橘苗到结果这些如今已是毫无意义的等待,他们的出路和希望又在哪里?

  10月25日晚上,笔者在新浪博客里看到了一篇特殊的文章,这个名为“很受伤的柑橘果农”的博客似乎是刚刚建立的。在《你们都不吃橘子了,我们来年吃什么》这篇文章中,他第一句话就说:“我怀着很焦急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他说,“我们家乡的农民淳朴善良,柑橘是我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我们吃饭靠它,孩子读书靠它,我们的一切都依赖它,每年培育柑橘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如果我这篇文章有幸被更多的人看到,请你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真的需要你们”。在短短的一天半时间里,这篇文章就被浏览了34万余次,跟贴数量达到了将近3000条。

  可以想像,在全中国,还有多少橘农,像“很受伤的柑橘果农”一样,正抱着丰收的柑橘因血本无归而欲哭无泪?

  “蛆橘事件”以来,百姓大都“谈橘色变”,不敢再购买橘子吃。平心而论,这样的行为真的有必要吗?毕竟,在这场来势汹汹的蛆橘事件中,受大实蝇危害的柑橘只不过是少数,且仅限于国内一些小范围的地区,可以说,给消费者造成心理阴影的蛆橘在大部份地区并不存在。然而,在网络和媒体的热炒之下,在张张令人反感恶心的图片引导之下,柑橘令人谈之色变且令消费者远离,结果是,那些柑橘中并不含蛆虫的果农恐遭横祸。

  值得庆幸的是,有很多人已经认识到,“拯救橘市”迫在眉睫。政府带着“悯农”的执政良知面对百姓;媒体在参与这场大规模的舆论风波中发挥责任感、求实报道。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没有亲眼见到蛆虫的情形下,请停止传说蛆虫吧。不要再将所有橘子“一棍子打死”,不要让善良的橘农再眼睁睁地看着“好橘子”一个个地腐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