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三聚氰氨事件更大损失是消费者信心

2008/11/1 10:28:33 来源:新闻1+1

  主持人:

  食品中检测出来的不该有的三聚氰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更大的损失是对于消费者的信心,消费者的信心在多长时间能能够重塑呢?我们来看一下相关情况。

  (播放短片)

  解说:

  这是近日在北京一个农产品市场拍摄的照片,因为来买鸡蛋的人太少,一个商户困的打起了哈欠,而这里的鸡蛋价格也已经从周一的每箱134元下跌到昨天的每箱120元,跌幅超过了10%。这个市场并不是个案,在三聚氰氨鸡蛋事件爆出后,虽然问题鸡蛋都已经撤柜,但是人们对鸡蛋的安全显然已经缺乏信任,据了解,在这一周中,全国各大城市的鸡蛋销量都明显下降,而鸡蛋价格更是一路走低,许多养鸡户甚至因为入不敷出,开始大规模屠宰蛋鸡。在毒奶粉事件一个月后,三聚氰氨再次席卷了鸡蛋和饲料行业。

  商户:

  于颖(深圳福田农批市场鸡蛋批发商):

  今天的订单来看,好像就减少了三分之一,产地那边在掉价,因为大伙儿都在观望。

  解说:

  而公众的目光则更多地聚焦在这个小小的三聚氰氨上,人们对它恐惧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的困惑,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化学物质?它从哪儿来?又怎么会在不同的食品中都被使用?

  《南方日报》对此专门做了一篇调查,其中对三聚氰氨在饲料行业中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做了详细介绍,得出结论说,在动物饲料中加入三聚氰氨已经是公开的行业秘密,五年前从水产养殖业开始,后逐渐向畜禽养殖的行业蔓延,并称,加入三聚氰氨基本都来自于化工厂废渣。

  虽然这些调查结论的准确性还有待考证,但无疑,继奶粉事件后,此次的鸡蛋事件更加加剧了人们对于三聚氰氨的恐慌,许多人也开始把不满情绪转向三聚氰氨的制造者。几天前,有网友突然在网上发帖称,三聚氰氨冒充蛋白质,是中科院两名专家的研究成果,这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开始对事件进行调查,随后,两位专家和中科院新闻发言人分别出面澄清,否认自己和三聚氰氨有任何关系。显然,在食品行业接连遭遇信任危机的现在,谁都不想跟这个三聚氰氨扯上什么关系,然而无法否认的是,它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当记者在网上搜索由三聚氰氨变身的饲料添加剂——蛋白精时,发现用于制造动物饲料的蛋白精其出售和求购的信息仍然还有很多。

  短短一个月,三聚氰氨已经给我们太多冲击,而在接连的震惊和愤怒过后,也许现在人们最为关心的是,这个三聚氰氨究竟还会在多少食品里找到它,还将有多少行业被它冲击,而我们又该怎样做才能彻底打败它?

  主持人:

  关于这个三聚氰氨,我们现在马上连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马秋刚先生。

  马先生,您先给我们解释一下,因为刚才我们提到了一个《南方日报》经过调查以后得出一个结论,他说在动物饲料里面加三聚氰氨已经是公开的行业秘密,据您了解到的情况,这是不是失实情况?

  马秋刚(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您好,是这样的,据我们了解,现在资料来看,三聚氰氨如果说是个普遍现象,我认为还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应该说是有一些不法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但是影响的面是非常广的,这里面包括我们国家的饲料卫生标准缺乏这个指标,造成这样一个结果。

  主持人:

  像这次蛋里面发现三聚氰氨,经过企业的调查包括各方面的调查,是因为在饲料中添加了三聚氰氨,这种对饲料的监管,您觉得在哪个环节上是最薄弱的?

  马秋刚:

  现在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这个鸡蛋里面三聚氰氨的来源其实也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证据,一定是来自于饲料,但是饲料很可能是这里面一个可能性比较大的来源,还有一个来源可能就是畜禽饲养厂里面使用的灭蝇的药物,这也是一个可能的来源。具体到主持人提到的饲料上的环节,我认为饲料原料的流通环节可能是最大问题的一个环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