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三鹿改头换面七子公司更名复产(2)

2008/11/3 9:29:41 来源:慧聪网

    为了早日走出“三聚氰胺”事件的阴影,各大乳业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奋力自证清白。

    9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在对自9月14日以后生产的液态奶抽样进行检测时,蒙牛等市场领先品牌样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伊利、蒙牛立即在电视、网络、广告牌等媒体上打出新的广告,声称能确保自己的产品经过“严格检测”。10月中旬,伊利还曾邀请媒体集体参观其奶源基地。

    对于目前的乳业市场,游昌乔从品牌价值的角度解读为:“此消彼长,这时谁没出事,谁的无形资产就在增值,继而带来销售的猛增。”


    群雄“逐鹿”迷局

    三鹿品牌价值归零,使得国内最大的奶粉企业收购案成为可能。

    但“逐鹿”序幕的拉开,却始于地方政府的焦虑。三鹿全面停产后,由于收奶工作停顿,河北出现了大规模的奶农倒奶事件。三鹿近万名职工和6万多户奶农的利益保障问题,成了河北省政府的心头大患。

    在此情况下,由河北省政府方面主导,有关方面向国务院递交报告,希望能借外部力量解救三鹿。

    300多公里之外,北京三元集团很快获得了北京市政府的授意,最先成为接盘三鹿的热门候选人,但舆论对这种“蛇吞象”式的计划一直存有质疑。

    早在10月初,三元方面就为收购三鹿设计了一个初步方案。根据这个方案,三元给出的收购价格为7亿元左右,而这部分资金准备以贷款方式解决。

    三元的出价与三鹿的心理价位大致吻合。据集团内部估计,三鹿此次召回奶粉的总量可能超过10000吨,涉及退赔金额达7亿元以上。

    然而,三元接收三鹿最大的难题就在于资金实力。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底,三鹿总资产16.19亿元,总负债3.95亿元,净资产12.24亿元。而三元今年的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三元手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9247万元。

    随着资产评估工作的深入,三元对三鹿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三元收购三鹿谈判的最大分歧在于收购方式,即三元将对三鹿采取“全盘接收”的股份收购,还是有选择性的资产收购。

    一旦选择股份收购,则接盘方在拿下三鹿后,将不仅承担已全面停产的三鹿将对其员工和供奶奶农支付的费用,还要承担巨额赔偿费用,这是三元难以接受的条件。

    “三元参与主要是政府推动,三元自己兴趣不大。”上述人士说。

    其后,娃哈哈、伊利、完达山等企业先后加入“逐鹿”队伍,让三鹿的最终归属变得扑朔迷离。

    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表示,因为其旗下很多产品的生产都需要奶粉,一旦收购三鹿,娃哈哈将获得原料基地,解决原料问题,娃哈哈看中的是三鹿手中的奶源、设备和熟练工人这三方面资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