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国外怎样保障肉类安全?

2008/11/20 13:24:08 来源:生命时报

  常有朋友在餐桌前开玩笑,说自己是“无肉不欢”。的确,从古至今,肉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美食。但近些年,国内出现的一些“问题肉”却让许多人不敢“大块吃肉”了。在国外,肉是饮食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期,我们就来看看各国在保障肉类食品安全上有哪些好方法吧!

  德国屠宰前进行饥饿管理

  德国人喜爱“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该国一项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德国每年人均肉类消费量约87公斤,除了50公斤猪肉外,还有牛肉、鸵鸟肉、家禽肉类等。

  如此大的肉类消费量,保障肉品安全就成了重中之重。在德国,一般肉类企业都是一体化经营的,从生猪饲养、猪肉加工到产品销售均在同一企业内完成,这样既可以控制猪肉的质量,又能从环节上保证安全。

  记者在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布尔斯格肉制品公司了解到,肉畜屠宰是保障肉食品安全的首要步骤。该公司的负责人波利斯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所有进入屠宰场的肉畜,都必须经过兽医检验,一旦发现有疑似病畜,必须马上隔离处理,以免染病肉类流入市场。“整个屠宰过程都采用电脑程序化控制,其中两个环节最为关键。”波利斯说,屠宰前,要让动物进行充分休息,并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这有利于降低组织器官中微生物的含量,便于肉的储藏;屠宰前让动物充分饮水,轻度饥饿,一般断食12小时,这能减少肠胃对屠宰过程的污染,而且可使血液变稀,有利放血。屠宰时用二氧化碳窒息机使肉畜昏倒,然后将其一排排整齐地悬挂起来,进入流水线加工作业:真空放血、立式蒸汽烫毛脱毛,分步开膛、剖腹和劈半……最后被送入冷藏库。从屠宰到加工完毕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

  “这样的屠宰步骤能保持猪的肌肉组织完好,不会产生毒素,肉质鲜嫩。”波利斯说,从屠宰场到加工成成品肉,不得超过24小时。

  此外,德国屠宰法案禁止出售活的鸡、鸭等家禽,因此在德国,爱好“活肉”的中国人很难得到满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