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饮食资讯 > 正文

如何吃肉 才能让你更营养

2008/11/21 9:21:10 来源:39健康网

  营养学家们建议:吃肉时首先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即使是“瘦肉”,其中肉眼看不见的隐性脂肪也占28%。禽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不仅总的脂肪含量低,所含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橄榄油,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以油脂的含量来说,4条腿的动物(猪牛羊)多于2条腿的动物(鸡鸭),2条腿的动物又多于没有腿的动物(海鲜)。

  每天食肉不超过200克

  食肉一定不能过量,因为除了脂肪含量过高外,肉类中还含有嘌呤碱,容易在体内代谢中生成尿酸。尿酸大量积聚,会引起痛风、骨发育不良等疾病。最新的研究还表明,过量吃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使人体对各种疾病难以抵抗。

  按照合理的饮食标准,每人每天平均需要动物蛋白44~45克。除了从肉中摄取外,还可以通过牛奶、蛋类等补充。因此,每天最好吃一次肉菜,而且最好在午餐时吃,肉量以200克左右为宜。再在早餐或晚餐时补充点鸡蛋和牛奶,就完全可以满足身体一天对动物蛋白的需要了。

  少吃腌腊熏烤类肉食及绞肉类的食品

  腌腊熏烤类熟食在制作过程中,燃料及脂肪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都能产生致癌物,食用油与金属棒在反复加热过程中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此外,加热时间不足还会使肉中可能携带的寄生虫幸免于难。而绞肉类食品例如香肠、火腿、贡丸、汉堡肉饼,因为都是以肥肉与瘦肉混合绞制,虽然表面看不出来,但很容易不知不觉就摄取过多的脂肪而不自觉,经常食用易导致发胖。

  著名减肥与健康管理专家西木博士、中医针灸专家张克镇主任将做客人民网健康访谈,为广大网友讲解“新春饮食营养与养生保健”,欢迎关注。

  王鹏:中国老百姓有句俗话叫“鱼生火,肉生痰”,在中医上很多医生这么讲,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西木:按照中国现有的吃法是有道理。所以我主张红肉、羊肉怎么吃呢?我是两个原则:第一,大家尽量少加热,最好生吃,我自己的确可以生吃的。其实日本和韩国的料理都有生牛肉这道菜的,蒙古有生羊肉这道菜的,如果你不能生吃,可以吃五成熟,七成熟或者三成熟。总之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尤其不要油炸,油炸容易上火,加热就是氧化,油炸是更大的氧化。所以,第一,避免高温烹调,第二,避免刺激性调味品。我们为什么吃羊肉,传统认为容易上火,因为我们往往用大量的辣椒,调味品的确容易上火,因为调味品有很多的添加剂,辣椒的上火程度就更高了。我主张吃羊肉,应该吃非常清淡的,生吃是一个选择,另外吃涮羊肉,蘸一点油、醋或麻酱,而且量不要太大,也不要放很多的味精,这样肯定不会上火。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