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假冒伪劣珍珠粉 “七宗罪”(2)

2008/11/25 16:27:47 来源:网友

 

  三宗罪:细菌超标,粉体被污染。

  珍珠粉必须要全过程按GMP标准生产,才能确保珍珠粉的品质和卫生。特别是纳米珍珠粉,更需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把关,确保纳米珍珠粉无菌的、天然的、有机的特性。

  目前很多企业打着“在符合GMP车间生产”“按照GMP标准生产”等旗号,打擦边球,误导消费者,但实际上生产厂家根本不具备国家颁发GMP证书和条件,这类伪劣珍珠粉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感染细菌和其他污染,致使细菌蔓延。珍珠本身是在水里面生长的,杀蚌取珠、洗珠等过程,都无法彻底清除其本身自有的微生物和细菌,如果生产环境不能达到GMP标准,且技术落后,细菌超标是无法避免的。

  这类伪劣珍珠粉内服外用都对人体有害,极易引发肌肤过敏和肠道疾病,因为珍珠粉使用一般都是长期的,这种危害刚开始可能感觉不明显,但日积月累,危害可想而知!

  四宗罪:化学残留,毒害人体

  珍珠粉有很多制备方法,从最原始的捣碎研磨,到后来的球磨、气流粉碎等等,到最后也是目前最先进的纳米制备技术,这其中,有一项珍珠粉制备方法,就是化学制备法。

  目前,用化学法来制造珍珠粉的还不在少数。“全天然纳米珍珠粉的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只有浙江的一家企业独有,且这种制备方法科技含量高,设备先进、昂贵。相对而言,化学法制备简单、成本低,成为很多伪劣珍珠粉的首选工艺。

  但是,化学制备工艺采用了大量的化学物质来参与珍珠粉的制造过程。这样,不仅破坏珍珠粉的天然性及有机性,珍珠粉还极其容易残留化学药剂成分,在这些化学残留中又以氢氧化钠对人体的危害最大。氢氧化钠俗称火碱,被有些伪劣珍珠粉用来作为贝壳的初加工原料,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人体的皮肤、肠胃、呼吸道均有伤害,外用表现明显,会使皮肤出现粗糙、皮屑增多,毛孔增大等问题。

  五宗罪:有效成分缺失、导致珍珠粉功效打折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特别写道:“珍珠味咸甘寒无毒,镇心点目;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坠痰,除面斑,止泻;除小儿惊热,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令光泽洁白”等。珍珠的功效十分奇特,是我国传统美颜圣品,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珍珠富含15种氨基酸、30多种微量元素、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生物钙质,这些物质的配比独特,至今无法人工合成获得。

  假冒伪劣珍珠粉都不具备这些珍珠粉应有的成分,特别是采用化学制备技术,更是完全改变了珍珠粉的性质,化学溶剂带走或者破坏了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更别说那些用滑石粉、贝壳粉来假冒珍珠粉的了。

  使用这类假冒伪劣珍珠粉,根本无法获得珍珠粉神奇的成分带来的美颜保健功效,内服,充其量等于吃了些补钙剂;外用,效果可能还比不上用面粉做面膜。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