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民族品牌变姓“外资”将成潮?

2008/12/1 13:19:19 来源:食品科技网
      最近,可口可乐野心勃勃地收购,原天府可乐管理层与百事可乐的纠缠不清,深陷资金断裂困境的太子奶近日又被外资收购,这些都说明了外资正在加强对中国食品产业的控制。太子奶背后有着高盛、英联等投行的影子,可口可乐的最大股东是股神沃伦?巴菲特,百事可乐背后也有着美国百胜投资公司的支持。
      近些时候,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恐慌弥漫于全球。国际投行雷曼兄弟破产,贝尔?斯登被收购。给人感觉似乎国际投行现在也自身难保了,但为何对中国实体经济却有加大力度收购的趋势?民族品牌是否面临着被外资控制的危险境地?
国际投资背后的“黑手”
      在《货币战争》一书中,作者认为有一小撮人(即以华尔街—伦敦为轴心的国际银行家)在暗中控制着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因为他们掌控着货币发行权。此书开头就有这么一段话:“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订法律”。此语出自梅耶?罗斯柴尔德之口,此君乃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罗斯柴尔德家族金融帝国的创始人。笔者以为,此书一些论调或许有夸张不实之处,但该书作者确实看到了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一些弊端和资本持有者即国际银行家的强势地位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冲击,毕竟产业发展到最后都会不可避免地金融化。近来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至于其爆发原因,一个公认的理论就是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泛滥并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在此笔者并非与诸君讨论有关此书中所说每个细节是否属实,以金融学角度看,金融衍生工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货币,换句话说,货币发行确实不仅仅是中央银行的事情了。
      此次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结果之一就是实体经济的资产缩水。虽然华尔街金融风暴使一些资本缩水,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然,更有少数人从中坐收渔利。最近,美国媒体报道,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等一些华尔街资本大鳄由于在金融危机爆发前获利并安全退出,于是,被美国国会传告作证。至于已经发生我们已无能为力,但以后呢?这些少数从中渔利的资本家下一步如何打算呢?随着实体经济的资产缩水,他们是否会卷土重来,利用其手中的雄厚资本积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优质实业资产呢?
外资依赖症之忧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十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完成了第一轮的原始积累,但管理、营销、全球视野方面都是相对弱势的。这时引入外资成了一些行业领导企业的发展战略,如联合利华对美加净的收购、达能对乐百氏的收购、达能与哇哈哈的地位不均等的合作。虽然出现了乐百氏在达能收购江河日下的负面案例,但整体来说外资对民族企业的收购一定程度上确实推动了中国企业在管理、营销、全球视野等软性实力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外资利用其驾轻就熟的资本运作手段、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势在与民族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打压民族企业,达能与哇哈哈的案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当下,一些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中小型食品企业背后也有着外资的介入。虽然这些企业规模并不算太大,市场份额也不是很大,但在西方成熟的资本主义体系下,资本的唯一意志就是赚取最大化利润。当这种思维渗入到民族产业后,其所造成的压力就是民族企业的经营层每年需为完成股东设定的利润目标而大步流星,甚至是不择手段。此次三聚氰胺事件虽然主因是国内企业决策层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社会责任缺失,但外资在背后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即使这些企业陷入困境后,这些国际资本也是稳赚不赔,至少能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把陷入困境的企业的优质资产收入囊中,还可以在下一个经济周期内从企业身上赚取巨额利润。最终,民族企业被外资实际控制。太子奶此次被国际投行整体控制就说明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