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鲜叶比白菜还便宜 谁来“拯救”普洱茶产业?

2008/12/3 15:49:17 来源:经济参考

  一公斤普洱茶鲜叶跌到两元多,但是市场并不见好。曾经吸引着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资金入市的普洱茶产业,如同国内股市一样,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不但大量资金撤出,而且价格也跌到去年的1/6。面对如此低迷的行情,不管是普洱茶企业还是经销商,现在大多信心不足,或持币观望、或暂时停产、或彻底退出市场。靠市场本身的运行规律,能否“拯救”普洱茶整个产业?

  普洱茶鲜叶比白菜还便宜

  云南省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二,从2007年下半年至今,占云南茶叶主要份额的普洱茶价格持续下滑,目前普洱茶毛茶价格仅为去年上半年的1/6,大量普洱茶加工企业停产,无力收购毛茶,一些茶园出现弃采茶叶。

  据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简称“茶办”)统计,今年云南全省春茶价格普遍大幅下滑,毛茶均价为每公斤15元多,约为去年每公斤51元的1/3;今年鲜叶茶平均价格为每公斤两元多,约为去年每公斤八元的1/4。

  云南省一家知名茶企业负责人说,云南茶叶主要份额的普洱茶跌幅更大,去年4月份普洱茶毛茶每吨六万多元,今年每吨跌到一万多元。同时,很多普洱茶生产企业毛茶收购量、茶产量及茶叶产值也大幅缩减。去年上半年,他们公司约收购普洱茶毛茶4500吨,今年上半年只收购了500吨。业内人士估算,去年云南普洱茶产量约为八万吨,预计今年产量只能在一万至两万吨之间。据云南省茶办统计,春茶期间,云南省企业共收购毛茶近3.8万多吨,比去年同期5.9万吨约减少2.1万吨。

  记者在昆明市采访了解到,目前,很多普洱茶生产企业停产,茶叶经销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萧条。目前云南省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停产,部分维持生产的企业生产量也大减。同时,在昆明市17家茶叶经销市场中,有多家市场空余的铺面占一半左右,众多茶叶经销商退出经营。

  茶叶行情不景气也使茶农收入锐减。据云南省茶办统计,今年上半年云南省茶农纯收入约9.8亿元,比去年同期32.5亿元减少22.7亿元。按照云南省600万名茶农算,今年茶农人均纯收入为163元,比去年同期542元减少收入379元,仅为去年的1/3。

  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景福乡竹箐村村民施玉斌告诉记者,今年他家四亩茶园生产的茶叶只卖1500多元,而去年大约卖5000多元。今年村寨里的鲜叶茶收购价每公斤只有2元,毛茶每公斤约10元,这个价格连雇人采摘的工钱都不够付,很多村民将茶叶丢在茶树上不采摘。

  生产厂家不知终端消费群在哪,盲目生产

  “茶叶数量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剧烈波动。”云南省茶办主任杨善禧告诉记者,据统计,2007年,中国各种茶叶产量约为114万吨,茶叶消费量约为70万吨,出口近28万吨,还剩余10多万吨,明显供过于求。杨善禧说,普洱茶生产源地在云南,但是消费市场在云南省外,近年来虽然国内普洱茶消费量不断增长,但是产量增长大于消费量的增长,导致茶叶大量积压。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约两年前,在产品流通环节中,普洱茶成品及毛茶都被大肆炒作,泡沫破裂后给企业和茶农留下严重“后遗症”。据云南省茶叶商会调查统计,69%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云南省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在于流通环节。据了解,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大量游资进入普洱茶市场进行商业炒作,如去年云南某品牌普洱茶出厂价每件约7000多元,炒作后价格达到两万多元。一些炒作资本赚了钱后就撤出市场,导致普洱茶市场出现不正常的价格波动。

  同时,原料毛茶也成为被炒作的对象。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君说,2006年普洱茶毛茶每公斤均价约为20元,去年涨到每公斤60元,大量社会资金涌进茶区收购毛茶,不断抬高毛茶价格,使长期从事普洱茶生产的企业成本压力巨大,又迅速传导到成品流通环节上,进一步吹大普洱茶成品泡沫。而当泡沫破裂时,从成品到毛茶出现暴跌,很多生产企业亏损严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