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敢为天下先 “30位农村人物”的30年改革之路

2008/12/5 14:22:50 来源:食品科技网
      1978年冬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悄悄地签订了“包产到户”的契约,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一角。发轫于农村的改革,迅速以不可阻挡的磅礴之势推向全国。30年间,神州大地的广袤乡村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9亿农民迈进了富裕文明的新时代。而在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致力于农业经济、农村发展,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三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日,“中国改革开放30年论坛暨评选活动”推出的改革开放30年“30名农村人物”,就为他们的突出贡献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由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组织、中国改革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人物评选活动,参评的基本条件为在1978年至2008年期间为中国农村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最终评出的30人中,有以培育出杂交水稻、解决中国13亿人温饱问题的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为首的农业科学家;有以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吴仁宝为代表的农村基层改革实践者;还有以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数百万农民生计优秀企业家,如汇源果汁的朱新礼、新希望的刘永好等。
      其中,受邓小平南巡讲话鼓舞、毅然辞去公职“下海”的朱新礼,其创业历程更具代表性。40岁的朱新礼怀着解决当地农民“卖果难”责任心,勇敢创新,将一家即将倒闭的县办罐头厂,改造成为专门生产浓缩果汁出口企业,为周边地区的果农谋福利。随着企业的逐渐发展壮大,汇源所承担的责任也在扩大,截至目前,汇源已在全国20多个省及直辖市,30多个地市、县建立了工厂,链结了400多万亩名特优水果基地,与数百万农民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农民们不离土,不离乡,经营果园奔小康。
      17年来,汇源不断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逐渐实现了从“公司+果农”到“公司+示范园区+果农”,再到“公司+绿色水果基地+果农”模式的提升,不仅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果蔬产业链,还促进了千乡万村的水果种植、采购、运输和商业服务等产业的共同发展,悄悄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
      展望未来,汇源表示,将继续响应国家“振兴东北”、“开发大西部”的政策,加大对东北及西部地区特色果蔬的系统性开发,以现代果蔬产业经营模式,全面提升农民的技能素质,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带动更多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表示,这些在改革30年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杰出人物和集体,以先行者的无畏勇气克服了思想和行为的禁区,踏出了一条豁然开朗的新天地。而中国的未来期待更多杰出人物的杰出成就,以创新和探索,推动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占据更加优势的地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