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谁都管谁都管不全”

2008/12/11 9:38:36 来源:南方日报

   广州市人大代表建议分离行政许可和监督,整合各部门执法力量

  “食品安全监管链条拉得太长,哪个部门都管,哪个部门都管不全。”昨日,广州市人大代表在视察广州市食品安全时指出,食品安全监管多头执法,“每次开会都提”,却仍监管不到位。

  对外地食品监管不够

  广州市质监局局长梁嘉炽对人大代表们大倒苦水:广州今年加强河粉行业整治,企业生产、检测、包装按QS准入条件改造升级,成本有所提高,外地一些无证作坊的产品借机流进广州市场,不仅使获证企业遭遇不正当竞争,也给食品消费安全带来隐患。他建议,加强河粉流通、消费环节的联动执法。

  对此,广州市人大代表蔡廓表示,外来食品厂家对广州食品安全带来一定影响,工商部门管食品流通领域,“有没有管到位,是个问题”。

  他还指出,三聚氰胺事件暴露出添加剂使用的问题,非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添加剂超量,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有些有害物质甚至积累在人体内10年、8年后爆发。“现在连大米都有添加剂,什么东西没有添加剂?”

  实验室检测手段落后

  梁嘉炽建议,政府预算加大食品监管经费的投入。虽然近几年食品监督抽查资金投入逐年增长,仍然满足不了日常监管,特别是突发事件监督监测的需要,经费缺口较大。

  他表示,明年是筹办亚运会的关键一年,该局申请生产领域亚运食品安全专项经费4807万元尚待批,用于亚运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亚运食品生产企业的遴选和监管、亚运食品质量检测和质量追溯系统建立等。

  有人大代表指出,广州目前质量监督检测的费用每年只有400多万元,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远远达不到现在的要求,在这方面,财政部门要改变观念。

  该人大代表称,苏丹红是在英国发现的,三聚氰胺奶粉是新西兰查出来的,相比西方的检验手段,“我们实验室检测手段落后,远远达不到要求”。

  部门协调联动不够影响监管效果

  梁嘉炽坦言,食品安全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如果协调联动不够,就可能影响监管效果。

  蔡廓等人大代表纷纷表示,农业局管饲料,工商局管流通领域,质监局管生产领域,这样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亟待理顺。

  有代表指出,按照行政许可的原则,食品安全的监管“谁许可、谁监督”,出现了多头执法的情况,“每次开会都提这个问题”,仍然监管不到位。他建议,应该将行政许可和监督分开,把各个部门的执法力量进行整合,可以从人大、法律的角度提出建议。

  广州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刘东升说,食品安全监管从农业到海关,链条拉得太长,“哪个部门都管,哪个部门都管不全”。他建议,对食品安全的联动机制提出具体化可操作的建议,并形成议案提交人大,由政府牵头把这个事情做好。(记者/郑佳欣通讯员/穗仁宣)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