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全民环保 路还很远 “限塑令”半年喜与忧

2008/12/19 14:30:41 来源:河南日报

     自6月1日实施的“限塑令”已满半年,国家倡导的环保意识在民间得到了响应,但走向全民环保时代的路还有很远。

    相对于大小超市的规范运营而言,农贸市场成了“限塑令”的死角。

    新的法规以强制性的姿态出现,显然需要一段“磨合”时间,如何治理和引导,需要管理部门的认真思考,“限塑令”依然值得期待。

     大型超市:“限塑模范”

    12月16日,记者走访了郑州市部分大型超市和商场,这些场所均按照要求取消了赠送塑料袋,要求消费者购买达标的环保塑料袋。

    在郑州市长江路世纪联华超市,记者在收银处观察了近半个小时,发现近一半的消费者都是自备购物袋,而且使用的袋子以反复使用的布袋子为主,以中老年人居多,也有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塑料袋,还有不少人选择徒手将购买的物品拿回家。

    住在超市附近的市民张女士说,她家买菜和日用品都是来超市,自从国家实施“限塑令”后,她便开始使用自制的布袋购物,既省钱又实用。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华润万家、丹尼斯等大型超市和商场,情况与世纪联华差不多。在嵩山路与陇海路交口的华润万家超市,一位主管告诉记者,“限塑令”实施后,该超市严格按照要求,停止了塑料袋的赠送,开始出售环保塑料袋并引导顾客自带购物袋,经过半年多的实施,市民基本适应了这种变化,塑料袋的用量大幅下降,大部分常客都会自带布袋子,与以前相比,使用塑料袋的情况有所减少。

    一些社区超市也同样成了“限塑模范”,在这里消费者大都自备购物袋。长江路书香名邸小区超市负责人说,来超市购物的绝大部分都是小区居民,离家近的原因使他们养成了自带购物袋来购物的好习惯。

    值得欣慰的是,接受采访的市民,大都对“限塑令”表示支持,国家倡导环保的初衷得到了民间的呼应。

    农贸市场成“死角”

    与大型超市相比,农贸市场的情况就值得担忧了。

    12月16日,记者在长江路高寨农贸市场、大学路农贸市场看到,卖蔬菜、水果的菜农或摊贩的农用车边与摊位边都挂放着一打打、一堆堆红黄蓝灰白各种颜色的超薄塑料袋,只要有人买东西就给顾客几个,没有额外收取费用。几乎家家商户都有超薄塑料袋提供,有的直接将袋子挂在摊位边,有的则放在摊位下面。

    一位商贩说,免费给消费者提供塑料袋也是无奈之举,来这里买东西的大都是空手而来,他们要塑料袋,你要不给,顾客肯定会掉头到别的摊位去买。“像我们这种小本生意,交易额本身就很小,如果还在塑料袋价格上斤斤计较,很多消费者都接受不了。难道为了一个塑料袋就不做生意了?”

    高寨农贸市场管理人员杜才月告诉记者,在农贸市场,大多数消费者都要求商户免费提供塑料袋,又不追究塑料袋是否合格,这些都成为“限塑”的阻碍。一些市民对白色污染危害认识不够,过去的“习惯”与图方便使“限塑令”如同虚设,商贩为了迎合这些空手的顾客,只有偷偷提供免费的塑料袋。他认为,禁塑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仅靠一纸“限塑令”,难以限住“白色污染”。

    据了解,目前农贸市场是使用超薄塑料袋的主要场所。杜才月说,除了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之外,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制售超薄塑料袋的违规小企业的检查整顿,从源头杜绝超薄塑料袋入市。

    环保袋商家:销量在下滑

    “限塑令”的出台,一度令生产环保袋的厂家喜不自禁,半年过去了,他们的生产、销售情况怎么样呢?

    据了解,“限塑令”一出台,不少人都在寻找能够取代塑料袋的东西,无纺布袋、纸袋等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购物袋”便成了焦点。其中,无纺布生产具有工艺流程短、产量高、品种变化快、原料来源广泛、使用寿命长、具备自动降解等特点,被认作是塑料袋的最佳替代品。有专家估计无纺布购物袋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废弃后对环境的污染度也只有塑料袋的10%。

    “限塑令”实施初期,郑州市很多商场、超市都推出了环保购物袋专柜,这些环保袋并没有统一规格,颜色、质地和样式各不相同,价格在3元到10元之间。12月16日,嵩山路华润万家的售货员说,环保购物袋每天都有人购买,但量不算大,价格低一些的更好卖,而高价位是导致市民难以接受的原因。

    12月16日,记者在郑州市经七路“绿叶无纺布环保袋”代理处了解到,“限塑令”刚出台时,无纺布环保袋的订单突然增多,一度达到了每日上千条的销量,而随着国家宣传力度的减弱,消费者对塑料袋的使用量悄然回升,因此导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