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奶业告援!恒天然发动冬季低价攻势(2)

2008/12/20 9:07:03 来源:新浪网

  冬季攻势

  上述讨论的一个背景是: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之后,中国奶粉的出口几乎停滞,而进口奶粉数量迅速上升。据海关统计,10月当月中国出口乳制品1036吨,同比下降91.8%。其中奶粉同比下降99.2%;同期,中国进口乳制品3.3万吨,同比增长73.2%,

  现在,进口奶粉的降价给国产原料奶粉生产商制造的现实难题是:逼近成本价。

  以鲜奶收购价格2000元/吨、8.5吨鲜奶加工成1吨奶粉计算,1吨奶粉仅收奶成本就是1.6万元,每吨奶粉加工费约3000元,从北方到南方运费500元/吨(北方奶源比南方丰富)。不包括其它费用,这些成本合计已接近2万元/吨,而国内大型原料奶粉生产企业的大包粉价格约为2.3万元/吨-2.5万元/吨,一些规模小的原料奶粉生产企业的价格在2万元/吨以下。

  一位原料奶生产厂商高层称,作为大型原料奶粉生产商,虽然吃力,尚能维持价格,稳住客户,这样的状况能持续多久,难以断言。一些国内中小型大包粉生产企业的状况则更加艰难,有不少200吨/月-300吨/月产量的中小型大包粉工厂已经停产。

  据奶协人士透露,中国进口奶粉的7成来自新西兰,国内市场上的一些著名品牌:美赞臣、多美滋、三鹿、蒙牛、伊利、雅培、达能、益力等都采用的是恒天然大包装工业乳粉。

  对于价格下跌,恒天然称,之前的原料奶粉价格偏高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供应减少,现在价格下降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引起需求下降,而在供应方面并没有减少。面对“乘机进军”的质疑,恒天然方面表示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有资料显示,恒天然公司的奶粉库存以每月20万吨的速度增加。

  中国奶协常务理事、广州奶协会长王丁棉称,价格下跌更多的是全球奶源过剩所致,加上全球的经济环境变化。三聚氰胺事件后的中国乳制品市场是国际原料奶粉供应商的主要突破口。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原料奶粉出口大国都对中国市场有很强的推销意向,但是否存在倾销尚难断定。不过这一降价行为无疑将给国内原料奶粉生产商、乳制品加工企业以及奶农造成大的压力。

  

  本身的滞销加上进口原料奶粉的降价,使中国原料奶粉生产商腹背受敌。王丁棉预计,为了清仓,2009年1月到4月份之间,国内的大包粉生产企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价格下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