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三鹿集团走向破产警示录

2008/12/27 9:28:22 来源:新华网

  三鹿,这个曾经在中国乳品行业响当当的企业,在12月23日接到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申请民事裁定书后,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的法律程序。三鹿,这个经过50年打拼树立起来的品牌,留下的“遗产”除了十余亿元的巨额债务外,还有对整个乳品乃至食品行业难以估量的损害。

  奶业巨头 轰然倒塌

  三聚氰胺,一种普通的化工原料,却击垮了三鹿,搅起了2008年中国食品行业的惊涛骇浪。

  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8月1日,三鹿集团送检的奶粉中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但之后石家庄政府部门并没有及时上报。9月11日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鹿集团紧接着在当晚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9月12日,三鹿集团全面停产。

  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指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据卫生部近日通报,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达29万余人。“三鹿奶粉”成为“问题奶粉”的代名词。三鹿集团大厦将倾至此已是命中注定。

  坐落在石家庄和平路上的三鹿集团,醒目的公司标牌还依稀可见曾经的辉煌: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奶粉产销量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酸牛奶居全国第二、液体奶进入全国前四名,“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其品牌价值一度高达149.07亿元。

  曾经门前车水马龙的三鹿集团总部,近日又现人声鼎沸“盛况”,但不同的是,曾经作为三鹿“亲密伙伴”的经销商,现在成了高喊“三鹿集团,欠债还钱”的讨债人。

  后果之重 难以估量

  经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截至10月31日,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17.62亿元,净资产-2.01亿元,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业协会,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目前,三鹿集团净资产为-11.03亿元(不包括10月31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有关资料显示,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和液态奶共有一级经销商1454个,二级经销商和零售商约40万个。他们比三鹿集团更早受到直接冲击,各个渠道的问题奶粉下架和消费者的退货和损失大多由他们直接承接,而其中大部分费用三鹿并没有及时赔付。经测算,三鹿集团奶粉和液态奶产品召回资金,除之前已经支付的1亿多元外,还需资金超过9亿元。12月23日晚,三鹿集团在当地政府的主持下,与经销商达成了分期还款计划,明年1月10日前偿还60%,其余40%欠款视三鹿集团重组后的生产经营情况,在6个月内偿还。

  而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人们最为关注的当数29万余名“结石宝宝”。据悉,12月19日,三鹿集团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但多少钱能够弥补这些无辜的宝宝们曾受到的伤害?

  受到伤害的不止“结石宝宝”、经销商,还有三鹿集团的1万多名职工,企业破产他们将置身何处?已经出现和尚未显现的巨额债务,钱从何来,谁来承担?

  “三鹿奶粉事件”也使我国乳品行业、食品行业都受到严重伤害,使我国奶业发展陷入困境和危机: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挫,乳制品市场一度陷入低迷;生产企业产品大量积压,流动资金紧张,陷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牛奶主产区普遍出现倒奶现象,个别地区出现宰杀奶牛现象,广大奶农生产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民族品牌信誉受损,一些国家(地区)禁止进口我国乳制品。有关资料显示,三鹿奶粉事件后,我国乳产品出口一度下降九成。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