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警示录:无良企业三鹿从此不复返

2009/1/2 10:15:26 来源:华声在线

  三鹿毒奶粉事件全过程新闻之我见

  今天看了三鹿问题奶粉的整个事件发生的新闻,了解这次毒奶粉事件的前因后果。该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整整历时半年,造成了多少婴幼儿无辜受害,影响极大。

  最初,看到新闻中初步认定奶粉中添加的是有害物质为“三聚氰胺”,确实很震惊。很多人都发出抗议,骂他们无德无良的奸商。但是,我当时的想法是,作为三鹿奶粉这样一个有着多年知名声誉的民族企业,也是行业老大之一,不管是检测还是技术人才等等方面,都是肯定有其过人或领先之处。而且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对有害物质是很敏感。正如我当初断定的,不仅仅三鹿,换成任何一个行外人,早知道有“三聚氰胺”这一毒性物质,谁都不会加进去的,这是谋财害命,担极大风险的违法行为。所以,在三鹿事件未明朗之前,我觉得,肯定不能简单的定义他们为故意添加,牟利害命的奸商。他们敢这样做,肯定是有其它制约或影响的因素在里面。(因为事实上,食品行业一直有添加各种非健康物质的不成文习俗。)

  所以,最初我有气愤之余,没有立即大骂无良,我猜想了很多。直到今天看到新闻的内幕。

  我个人认为该事件发生和影响范围颇大的原因有:

  1.最初还没有能够检测出“三聚氰胺”的设备,送检的样也未能检出该物质。直到8月份,三鹿研究出检测的方法。

  因为食品行业一般检测蛋白质含量的办法,通常是检测N的含量,所以检测结果中显示的高蛋白,其实是“三聚氰胺”的作祟。--这个是可以归结为技术的瓶颈未及时攻破和跟进。

  2.事实上,是奶原料中含有“三聚氰胺”.但作为三鹿,他错在得知“三聚氰胺”有害物质时,采取的一系列错误的决议,导致最后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和撒出去的网太大,无法再收回!

  在得知问题奶粉市场反馈的时候,他还继续收问题奶源。

  而他这样做的理由是:奶源的供不应求,三鹿不收,也会被其他奶厂收购;相反,面对日益增加的成品奶粉市场需求,他选择继续收购问题奶源,这是大错之一;

  当三鹿发现问题奶粉后,面对市场需求的巨大利润的诱惑,他利欲熏心,或者说为了保住声誉,采用了换奶而不召回的方式,反而加大生产和销售。最终,同样,急进而错误的掩盖及扩张,导致了这张网上的洞越扯越大,最后彻底坍塌!

  3.三鹿书面报告向上提报的时候,政府的不明朗态度和试图协助掩盖事实真相,也是助长了三鹿的不归路的进一步扩张。

  从三鹿事件中,我感到遗憾的是,中国又一个民族产业消失了,毁在了中国人自己手里。

  可以吸取的教训是,三鹿充当了中国食品行业乃至质检方面的一些漏洞的替罪羔羊。

  不得不说,他是一根导火线,点燃了中国食品行业的一场瘟疫的洗劫,和曝光。相信会给整个食品行业敲响一个警钟。

  民以食为天啊,来不得马虎。(和讯博客 丢失的亚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