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健康:寒冷1月,哪些疾病易发?

2009/1/4 8:41:17 来源:合肥在线

  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2009年1月份的疾病预测。

     1月份是冬季最寒冷的季节,气温低、气候干燥。受冷空气、寒潮侵袭后,气温可出现骤降,今年1月份适逢新春佳节,人员流动频繁,外出旅游、度假、探亲和聚餐机会明显上升,在欢度新春佳节期间,市民应注意生活节律,避免疲劳过度,尤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防止疾病复发,外出期间应注意交通安全。

  这一季节,市民日常以室内活动为主,因此,除注意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外,还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普通感冒和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的发生与复发。

  合肥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这一季节还应注意甲、戊肝炎预防,注意饮食卫生。户外工作人员应注意防寒保暖。

     1月要预防的

  主要疾病和突发状况

  ★一氧化碳中毒。合肥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仍有部分市民在寒冷的冬季使用煤球炉做饭取暖,冬季门窗紧闭,通风不良,极易因为煤球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市民应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充足的新风量,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头痛、四肢与躯干可出现淤点、淤斑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危及生命。根据合肥市流脑季节特征,冬春季是流脑好发季节;儿童是主要感染对象,部分青少年亦可感染发病。预防措施主要为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衣被;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我省已将适龄儿童流脑疫苗纳入免费接种范围,易感儿童应及时接种各种流脑疫苗预防。一旦出现类似流脑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流行性感冒。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得病后可表现高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部分体弱者和老年人得病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根据多年来对流行性感冒发病的监测,每年冬季可出现一个季节性发病高峰,易在幼托、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传播和发病。应注意预防,平时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多加强户外锻炼活动,提高抗病能力;流行季节少去空气浑浊的公共场所。得病后应注意休息,及时就诊治疗。

  ★ 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一组疾病,常见有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等,临床上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主要借助食品摄入病原菌感染发病,发病可表现散发,亦可呈集体性发生。因此,餐饮行业和家庭在节假日期间,应注意食品安全尤其是食品操作、加工中防止受到病原菌污染。市民在这一季节无论平时日常生活还是外出旅游、度假或聚餐时应注意食品卫生,不吃不卫生、腐败变质、不洁食品;在外出旅游、度假时还应注意饮水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