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拓宽大豆消化渠道解决产区卖豆难

2009/1/6 15:24:01 来源:中华油脂网

  按照现行的国家收储标准,黑龙江预计将有300万吨大豆没法进入国家储备库。现行国家标准要求,收储大豆水分含量为13.5%,超过15%,粮库将拒收,而黑龙江很大一部分大豆的水分含量超过15%,这些大豆国家收储没有办法解决。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拓宽大豆消化渠道,中国大豆网总经理刘兆福建议,国家继续按每斤1.85元收购,然后以市场价卖给当地油厂,使油厂成为国储之外的大豆消费另一大主力渠道。具体办法是,黑龙江各油厂拟定各自的加工计划,包括加工的时间和需要的大豆数量,上报给粮食部门并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然后安排油厂附近的粮库以每斤1.85元收购相应数量的大豆,参照进口大豆的价格,以市场价卖给油厂。目前进口大豆每吨比国产大豆便宜300-400 元,这部分差价由国家来承担,这样进口大豆在价格上就与国产大豆持平,国产大豆就有了在市场上立足的基础。

  刘兆福说,这一办法需要国家粮库作为中间环节,国有粮库统一管理,因此可以监管收购的数量,如果油厂直接收购,在数量上还无法进行有效监管。

  刘兆福认为,现在之所以出现卖大豆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执行收储任务的粮库还不够多。“黑龙江有600多家粮库,现在执行收储任务的只有100多家,如让所有粮库敞开收购大豆,肯定不会出现要排10天才能卖掉大豆的现象。目前国家收储把具体指标下放到每个粮库,一个粮库早收、晚收都无所谓,指标都是它的,它没有压力。如果规定全省只有一个大的指标,比如203万吨,各个粮库没有具体指标,只要库容允许尽管收,收得越多拨给的资金越多,哪里还有要等 10天才能卖大豆?”

  中华油脂网预计,中国今年将进口3800万吨大豆,这些进口大豆主要用来榨油,而国产大豆主要是用来制作豆芽、豆腐、豆浆,供食用。由于油用大豆大量依靠进口,我国将大豆产业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发展高油大豆,而不是高蛋白大豆,刘兆福认为这是舍己之长,得不偿失。

  刘兆福说:“我国高油大豆与国外品种相比,并没有竞争力,与国内高蛋白大豆相比也没有竞争力。我们的高油大豆含油量只有20%,蛋白质含量为 36%-37%,两者相加总量为56%-57%。美国的大豆含油量在21%,甚至更高,含油量与蛋白含量之和为60%-62%,高于我国。与国内高蛋白相比,高油大豆也没有竞争力。高蛋白大豆含油量为19%-20%,蛋白含量为43%,含油量和蛋白含量总和为62%-63%,综合效益高于高油大豆的56%-57%。大豆这种产品,蛋白质含量每高一个百分点,每吨价格就要高50-100元,因此发展食用的高蛋白大豆才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是现在做高油大豆研究拿得到科研经费,搞高蛋白大豆研究拿不到经费,这是一件怪事。”

  刘兆福认为,去年和今年大豆价格的暴涨主要是投机资金在CBOT大肆投机哄抬价格,金融危机发生后,这些投机资金急于获得现金,纷纷抛售大豆,导致大豆价格一泻千里;为了防止大豆价格的大起大落,国家应建立500万-1000万吨的大豆国家储备,才有实力在大豆价格高涨的时候,卖出大豆平抑价格;在大豆价格低迷的时候,收储大豆提升价格。目前我国大豆储备的数量还起不到平抑市场的作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