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甘肃玉米制种一枝独秀马铃薯种薯繁育兴起

2009/1/8 15:31:56 来源:甘肃日报

  甘肃省实施种业强省战略,按照“稳西兴东、发展沿黄”的总体思路,加快种子生产基地向优势区域集中,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在全国一枝独秀,中东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蓬勃兴起,形成了东西优势互补、联袂发展的种业强省格局。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种子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甘肃省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瓜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建成了以河西走廊为主,沿黄灌区、陇东、陇南为补充的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基地150万亩,年产种量6亿公斤,占全国用种量的60%左右,为全国粮食生产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建成以河西走廊为主的瓜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15万亩,年产种量400万公斤,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河西走廊10万亩啤酒大麦种子基地,以临夏、山丹、民乐为主的5万亩杂交油菜种子基地。

  甘肃省在中东部地区加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确保1000万亩马铃薯增产增收。建成了马铃薯种薯五级扩繁体系,马铃薯脱毒快繁苗和微型薯年生产能力分别达5000万株、8000万粒,均居全国之首。已建成1.54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生产网棚,使原种及一级种薯贮藏能力提高到4.6万吨,建立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生产田5.33万亩,使脱毒种薯推广应用面积达210万亩,增产马铃薯65万吨。

  甘肃省增强种子生产加工能力,先后争取种子工程项目37个,投资1.89亿元,提高了原良种繁育、种子贮备、质量检测能力。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发展到390多家,企业建立大型种子加工中心104个、种子加工线69条、烘干线85条,年加工能力7亿公斤,全国种业50强中从事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的企业均在我省建立了种子生产基地和现代化种子加工与物流中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