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揭密国宴那些事 国宴考究的排场

2009/1/15 11:04:56 来源:新探索QUO

  国宴什么样?生猛的山珍海味?鱼翅鲍鱼?还是传说中的“满汉全席”?其实,国宴也没那么雍容华贵,甚至可以说有点“朴实”。其实,国宴重点并不再吃上……

 

 

    开奥运那阵儿,几十国首脑汇聚一堂,““吃”什么是个大问题。俗话说,“一国之国力,就看其餐桌”。最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一场盛大招待晚宴,宾主尽欢。猜猜看,“大人物”们究竟享受了一顿怎样的“人间至味”,才让咱中国既不失礼貌又赚足了面子?

 

“看人上菜”的功夫


    国宴,顾名思义,是国家元首或政府为招待国宾、其它贵宾或在重要节日为招待各界人士而举行的正式宴会。不过上菜前,先得弄清什么不能上。文化、宗教、民族信仰不同,各自对饮食的禁忌也不一样。有道是“外交无小事”,调剂不好,就会在国际影响中留下“灰色档案”。

    穆斯林的饮食禁忌,大家都略知一二,还有一些注意事项,也是在不断接触中慢慢积累而来。比如鱼翅,在中国大家都认为这是道“贵菜”,餐桌上来一盘“倍有面儿”。但如果在欧洲贵族看来,吃鱼翅“既不健康,太不环保”。招待印度客人(或信仰印度教的客人)来时,则要避免与牛有关的菜,因为印度教视牛为他们的母亲,万般尊崇。此外,外宾的胃口一般都比较大,吃完后餐盘都比较干净。这就提醒我们在准备国宴时,一定留足“余量”。1976年,太平洋南部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前来访华。当晚的菜肴,以“汤”为主,对这些外宾来说,就“吃不够”了。原来,他们平时习惯于以淀粉含量大的面包果、芋头等薯类为主食。晚上,元首副官不得已来到接待室,问能否再弄点芋头、啤酒,他们“饿了”……

    知道了这些禁忌后,再准备起国宴就万无一失了。就拿现在来说,一般都是按“三步走”的程序来筹备菜肴:首先,向主人了解宾客的情况;其次,征询主人的意见;在正式下单、起菜前,再次征询客人的意见,等待他的确认。对有忌口的客人,有针对性地予以调配,葱姜蒜这类刺激性调料,有选择性地予以添加;当然,对于那些身体有特殊症状的客人,如高血压、高血糖、中风患者,在配餐上也力求营养有效。

    此外,在国宴的准备上,还有一个不成文的做法:给贵宾创造“故地重游”的感觉。一国元首再次访华时,往往会惊喜地发现,上次他喜欢吃的菜肴,又一次出现在菜谱中;他上次用过的餐具、上次赴宴时的布置,会再次“重放”。他在家乡爱吃的食品,如汉堡之类的,也会“原味”复制,这无疑增加了外宾们的印象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