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夯实经济增长基础

2009/2/5 9:05:57 来源:新华日报

  如何夯实农业这个保增长、促发展的基础?建湖县的做法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按照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转换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财政投入,努力促进农业实现新突破。

  梁保华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抓好“三农”工作,是保增长、促发展的基础,必须始终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解决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能力弱、市场流通差等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建湖县委、县政府在坚持“以工强县”不动摇的基础上,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按照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转换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财政投入,努力促进农业实现新突破。

  一、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

  1、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实施农业“项目化”改造。近年来,建湖县把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改变传统农业的突破口来抓,重点围绕设施蔬菜、百万草鸡养殖、万头猪场、优质粮开发、蛋禽肉禽养殖、特种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和一批重点农业招商项目,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业招商小分队,到上海、苏南、浙江等地进行登门招商和驻点招商,了解项目信息,及时跟踪洽谈,提高招商实效。瞄准大型上市公司和农业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吸引客商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与本地农业企业进行合资合作,使本地企业通过挂大靠强,实现做大做强。近年来,全县新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业项目达18个,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悦达集团、家乐福公司及江苏省农科院共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2、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逐步推进农业“企业化”生产。一是嫁接改造,壮大一批。引进外来资金,对原有的粮食加工厂、冷冻厂等一批老字号农业企业,实施资产重组或改造扩能,围绕农业产业化选上新项目,发展壮大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实现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省级龙头企业冠华水产公司通过技改扩能,年产虾仁近500吨,畅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二是引进开发,发展一批。支持城乡民营企业争当龙头,鼓励二、三产业的企业、能人带着资金、信息、技术参与农业开发,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择准项目,重点培育发展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国家发改委推广的强化营养米加工项目在我县落户,将带动优质粮产业的发展。

  3、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农业“商品化”水平。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建设蔬菜瓜果、苗禽、家禽、荷藕、水产品等一批特色批发市场。其中,上冈南庄苗禽市场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苗禽集散地,销售触角达到华东6省1市。同时,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做到外有农产品直销窗口、县有专业批发市场、镇有特色市场、村有农产品购销经营部、组有农民经纪人,建成完整的市场体系。

  二、用抓开发区的办法抓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广大群众发展高效规模农业。

  建湖根据县情实际,县级重点抓好“两区三基地”的载体建设,即:2000亩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万亩悦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7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2个花卉苗木示范基地。镇级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重点抓好示范基地建设,确保每个镇都建成1个连片千亩以上的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土地流转是发展规模农业的前提。去年来全县共流转土地面积5万多亩,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农业的发展。流转土地后的农民,不仅可以获得流转的收益,而且可以到二三产业就业,获取更多的收入,还可以通过到规模种养基地打工挣钱、学习技术,为今后自己发展高效农业项目打下基础。

  三、用抓产业集群的方式抓特色产业和重点品种。

  建湖是鱼米之乡,农产品品种很多,不可能每一个产业、每一个品种都能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建湖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培育品牌的思路,选出特色产业和重点品种,实行重点培植,重点重抓。

  建湖依托自身的产业优势,初步确定重点发展优质粮、杂交稻制种、优质蛋禽、荷藕、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等六大特色产业,围绕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四个环节,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致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一村一品”的格局。东部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产业,中部重点发展杂交稻制种、优质粮产业,西部重点发展水产养殖和水生作物产业。通过专业协会的带动,实施统一培训、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四统一”办法,逐步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四、用支持工业的力度加大高效农业投入。

  在整合国家、省、市各类涉农资金向农业产业化项目倾斜的基础上,建湖专门出台了扶持高效农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对发展连片设施栽培和养殖小区项目给予一定经济扶持;对规范化连片流转土地200亩以上发展高效农业的,给予流出土地农户一次性奖励;对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获得有机、绿色农产品品牌给予重奖,确保支农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对新办的龙头企业在土地征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证照办理、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进一步拓宽农业投入渠道,对经营性用地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统筹,由县统一安排,用于发展高效农业;向上争取的农业项目资金,全额用于农业发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